安信证券-机械行业周报:聚焦新基建,继续关注工程机械及科技类设备-200315

《安信证券-机械行业周报:聚焦新基建,继续关注工程机械及科技类设备-200315(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信证券-机械行业周报:聚焦新基建,继续关注工程机械及科技类设备-200315(22页).pdf(2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周市场表现:本周机械行业指数下跌7.06%,同期沪深300下跌5.88%,机械行业同比跑输大盘,在28个行业中排名第22。
本周我们覆盖的机械子行业中,光伏设备、煤机石化的涨幅较高,分别上涨2.99%、2.48%,铁路设备、工程机械、3C自动化的跌幅较大,分别下跌3.85%、4.35%、4.41%。
我们重点覆盖的公司中,本周精测电子、永贵电器、康尼机电、科恒股份、晶盛机电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6.94%、5.01%、3.32%、2.09%、0.09%;杰瑞股份、海油工程、海天国际、美亚光电、厚普股份跌幅较大,分别下跌21.80%、14.45%、14.00%、13.13%、12.96%。
■核心观点:本周,全球疫情继续分化演绎,造成全球股市及商品市场的大幅波动,A股市场已经明显具备全球避风港特征。我们认为,由于海外检测覆盖率不足、部分病患仍在潜伏期原因,国内外疫情分化或将进一步拉大,A股避风港特征不断强化,国内股市风格将得到放大,趋势有加强作用。
近期政策导向在强投资、促消费。尤其以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新能车充电桩、高铁轨交等为代表的新基建相关设备有望深度受益。建议继续关注半导体设备、轨交设备、锂电设备、工业机器人板块。工程机械作为基建相关通用设备,需求也将得到继续巩固,继续建议重点关注。
■投资主线:
主线一:半导体行业周期景气上行,提振设备服务需求。在5G以及数据中心的带动下,目前半导体的各项指标在逐步回升。其中,扩充产能、芯片价格和芯片库存等指标开始出现回暖,显示全球半导体业需求转强,半导体设备市场有望明显受益。根据SEMI预测,2020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为587.9亿美元,同比增长11.6%。中国半导体设备需求量有望快速增长。SEMI预测,中国(大陆)2020年半导体投资有望大幅增长至145.0亿美元,同比增长24.0%,占世界投入总额的24.7%,首居第一位。国内晶圆厂对半导体设备的需求巨大。据我们统计,截至2019末,国内在建的晶圆厂数量至少为9家,涉及规划投资额超过530亿美元,其中至少有3家将于2020年投产,涉及规划投资额超过427亿美元。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在主流晶圆厂不断突破,国产替代速度有所加快。以华力微电子、长江储存为例,华力微电子的CMP设备、剥离设备、废气处理设备均接近或超过20%的国产化率;长江储存的退火、氧化、清洗、刻蚀等设备的国产化率已经超过20%。伴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国内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国产半导体设备厂商正逐步进入业绩释放期。重点推荐晶盛机电、苏试试验和中微公司。
主线二:新基建投资利好轨交,轨交装备有望保持景气度。根据国铁年初工作会议,2019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9万公里以上,高铁3.5万公里,其中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29亿元,投产铁路新线8489公里,高铁5474公里,远超年初6800、3200公里规划,再创里程新高。展望2020年确保投产新线4000公里以上,其中高铁2000公里。在宏观经济下行承压的背景下,逆周期基建投资或成国家拉动经济增长的选择,未来铁路投资有望继续保持景气态势。由于车辆购置对应基建投资存在3-5年时间滞后,我们预期2018年以来轨交投建加码将有望刺激未来三年装备购置需求,轨交装备龙头有望持续受益。此外,在地方政府专项债保障下,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城轨建设有望持续加码。2月地方政府发行新增债券4379亿元,其中一般债券、专项债券分别发行2029亿、2350亿元,截至2月底,2020年发行地方债券完成中央提前下达额度的66.2%。展望2020年,我们统计城轨新建里程有望继续保增长,城轨车辆装备将步入招标高峰。重点推荐中国中车、神州高铁,建议关注中铁工业、交控科技、中国通号等。
主线三:疫情阴霾逐渐消散,工业自动化有望明显修复。本次疫情前,工业自动化行业已经出现明显拐点,2019年工业国内机器人累计产量为18.69万/套,同比下降6.1%。其中,12月工业机器人产量为2万台,同比增长15.3%,自2019年10月份工业机器人增速转正之后连续三个月维持正增长。受疫情影响,节后制造业企业复工进度大幅低于往年同期水平,下游不景气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但从长期来看,疫情助推了机器人在各行业的普及。且机器人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的主要载体,有望表现出更强的网络化、智能化特征,加速普及。持续推荐拓斯达、建议关注埃斯顿、赛腾股份。
主线四:关注新能源车政策边际利好,锂电设备步入订单大年。受春节因素及疫情扰动影响,1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4.4万辆,同比-54.4%,产量4.0万辆,同比-55.4%。疫情结束后,伴随新能源车补贴政策企稳、特斯拉国产化落地及大众MEB小批量出货,国内新能源车销量或将在二季度逐步回暖。海外市场电动化趋势加速,2020年将是全球新能源车元年,1月份欧洲新能源车1月注册量井喷爆发,达到5.7万,渗透率提升至8.5%。我国锂电设备在全球占有重要位置,全球需求上升带动国内锂电设备商步入黄金成长期,绑定龙头客户实现快速扩张。目前我国锂电设备商已具备先发优势,龙头企业核心技术赶超日韩企业,交付速度和服务优势更胜一筹。从长期来看,根据GGII数据,2019-2025年全球主流动力电池扩产对应锂电设备需求年均150亿元,具备国际优质客户群体的锂电设备龙头将迎来戴维斯双击。从短期来看,特斯拉今年2月份官宣联手CATL,开启电池供应本土化,此外特斯拉近日表明,将着手自建电池生产线,建议关注供应链新机遇。重点推荐先导智能,建议关注杭可科技等。
主线五:逆周期政策持续发力,工程机械长期向好趋势不改。2020年1月社融存量增速为10.72%,略高于去年12月的10.69%,地方债发行较多是增速有所加快的主要原因。根据Wind的数据显示,2020年1-2月共发行9498亿元项目收益专项债,其中按规模计量7成投向基建,而2019年基建类投向占比不足3成,专项债的发力有望使基建投资边际提升。另外,中央银行通过降息、定向降准等货币政策改善了流动性缓解了基建投资有可能面对的“源头无水”的情况。逆周期政策对基建投资产生一定的支撑,有望提振工程机械需求景气度。除此之外,工程机械下游相关项目施工周期较长,虽然短期内需求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但是长期来看疫情冲击更多的是对需求的平滑,而非消灭需求。随着国内疫情演变逐步向好,未来工程机械积压需求有望迎来反弹,预计需求高峰或推迟4-8周左右,在4~7月到来,继续推荐工程机械龙头三一重工、徐工机械、中联重科、恒立液压、艾迪精密、建设机械、浙江鼎力。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下降,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