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经济危机与基建周期-200316

《中泰证券-经济危机与基建周期-200316(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经济危机与基建周期-200316(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与逻辑
经济危机与基建周期
中国的基建是有周期的,不同周期中基建扩张的驱动力是不同的,最近二十多年中基建投资经历了两个阶段,分别是1998-2007年、2008年至今,两个十年周期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亚洲金融危机-刺激基建-基建内生扩张、次贷危机-刺激基建-杠杆驱动扩张。亚洲危机之后中国经济在国际化、城镇化、工业化的共振驱动下进入了一段强劲的增长时期,直至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这期间基建作为经济增长的结果,经历了内生扩张的阶段,地方政府的杠杆并没有显著提升;而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基建在宏观经济进入下滑周期中开启了杠杆驱动模式,不断作为应对经济下行的逆周期调节工具,这个时期基建投资呈现出规则的小周期波动的特点,并成为宏观小周期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基建处于2008年以来第四轮基建小周期的开启阶段,并有望开启另一个十年周期,进入缩量波动的阶段
疫情之后基建投资的趋势推演
基建的资金组合:核心是中央与地方的再平衡,组合形式上呈多元化特点,资金结构上专项债、特殊国债弹性最大
基建的节奏:基建投资一季度因为疫情的影响将出现显著的下滑,二季度随着复工的推进将出现爬坡的过程,下半年将迎来较强的反弹,考虑到今年上半年的低基数效应,基建投资的上升周期至少可以维持四个季度左右,构成第四轮基建小周期的上升期;
基建的强弱:假设2月份基建投资为零,3月份真实复工率50%,4月份80%,5月完全复工,全年基建投资增速5%,那么5月份开始基建投资增速需要达到16%才能完成目标,本轮周期强在节奏,而非总量;
基建的结构:传统基建为主体,重大项目为依托,新基建为边际增量,PPP为辅助模式。根据我们的测算,2020年新基建规模约为1.47万亿,如果剔除高铁和城轨仅约6000亿
基建板块的投资逻辑
基建蓝筹:央企与设计龙头可以从基建小周期的角度展开逻辑演绎,目前正处于小周期的初始位置,政策预期在右而基本面在左,后续逻辑将围绕政策的强度与基本面的兑现展开;重视一带一路逻辑的修复;推荐中国铁建、中国中铁、葛洲坝、中国建筑、中国交建、中设集团、苏交科
园林板块:有望迎来一次价值重估,基建小周期、再融资放松、较好的市场氛围有望为园林企业提供权益性融资的机会,改善资产负债表或国有化,进而修复永续经营假设,价值进行重估。建议关注铁汉生态、东珠生态、文科园林等
风险提示
疫情后续走势超预期。目前疫情总体情况控制较好,但随着复工潮来临,人口流动增加,不排除疫情卷土重来的情况。
经济下滑超预期。由于疫情影响,多个行业的业务被迫停止,对实体经济冲击较大,中小企业现金流状况紧张,经济下滑可能会超预期。政策执行低于预期等。
政策由发布到执行需层层传导,若传导途径不顺畅可能导致政策执行力度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