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有色金属行业:通用汽车Ultium电池(高镍NCMA)对钴锂需求影响几何?-200315

《中泰证券-有色金属行业:通用汽车Ultium电池(高镍NCMA)对钴锂需求影响几何?-200315(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有色金属行业:通用汽车Ultium电池(高镍NCMA)对钴锂需求影响几何?-200315(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通用汽车在2020年EVDay首次向外界展示了公司电气化战略的核心――模块化的驱动系统以及搭载Ultium电池的第三代全球电动车平台BEV 3(Battery electric vehicle)。Ultium电池采用高镍NCMA正极材料,从单耗上进一步降低了高价元素的用量。但这能改变钴锂供需格局么?
1、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加速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2020年欧盟将执行更加严格的碳排放惩罚机制,各国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领域,Tesla加快全球布局,海外车企纷纷加速电动化,而通用作为全球最大的车企之一,在3月5日EVDay上,正式推出了自己的BEV 3平台以及搭载的Ultium电池。到2020年,在中国市场至少推出10款新能源车,销量每年将超过15万辆;2023年,通用汽车将在全球推出20款电动汽车;到2025年,将在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领域投资200亿美元,每年销量将达到100万辆电动汽车。
2、Ultium电池将应用于BEV 3平台新能源车型。1)可满足高续航里程的要求:Ultium电池将采用大型袋式软包电芯,按照不同的布局方式,可以布局6-24个模组,即电池容量可以实现从50-200KWh不等,将全面覆盖各级别车型,包括皮卡及性能车,可支持高达400英里(约644公里)的续航里程,已经接近Model 3长续航后轮驱动板的续航里程;2)采用NCMA新型电池,具备较低的成产成本优势。通用汽车已经与LG化学成立合资公司,共同进行电池的研发,电池或将采用镍、钴、锰、铝四元电池,钴含量可以降低10%以内,促使电池成本降至100美元/KWh(约合人民币700元/KWh)以下,目前市场上三元电池成本在800-850元/KWh,按照单车60KWh计算,单车可以节省6000-9000元。
3、单车钴锂用量影响几何?
通用汽车未披露NCMA具体材料信息,但韩国汉阳大学的Un-Hyuck Kim(第一作者)和Chong S. Yoon(通讯作者)等人曾研发出一种NCMA材料(Li[Ni0.89Co0.05Mn0.05Al0.01]O2),可逆容量达到228mAh/g,循环1000次容量保持率为85%,循环过程的体积变化也得到了显著的抑制,减少了循环过程中颗粒内部裂纹的产生。LG化学一直将NCMA电池列为中长期目标,我们以Ultium电池正极材料或为Li[Ni0.89Co0.05Mn0.05Al0.01]O2的分子结构做测算分析:
如果采用NCMA,单度电用钴0.04kg、氢氧化锂0.52kg、铜箔0.9kg、铝箔0.8kg,按照单车带电量60KWh计算,单车对上游原材料的需求量分别约为2.4kg、氢氧化锂31.2kg(折合碳酸锂当量29.02kg)、铜箔54kg、磁材3kg、铝箔48kg;
以通用雪佛兰Bolt版本为例,其主要采用NCM622电池,单度电用钴0.23kg、氢氧化锂0.75kg、铜箔0.9kg、铝箔0.8kg,按照单车带电量60KWh计算,单车对上游原材料的需求量分别约为13.8kg、氢氧化锂45kg(折合碳酸锂当量41.85kg)、铜箔54kg、磁材3kg、铝箔48kg;
因此,对比三元NCM622电池方案,如果采用NCMA电池,单车用钴量减少11.4kg,单车用锂量减少13.8kg;对磁材、铜箔和铝箔需求量基本没有影响。
4、按照通用新能源汽车规划,到2020年,在中国市场至少推出10款新能源车,销量每年将超过15万辆;2023年,通用汽车将在全球推出20款电动汽车;到2025年,将在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技术领域投资200亿美元,每年销量将达到100万辆电动汽车;通用汽车与LG化学在美国投资23亿美元建立一家电动汽车电池合资企业,分别持有50%股份,规划产能超过30GWh,预计于2020年实现批量标准化生产。预计20-22年通用新能源车产量分别为15/25/40万辆,按照单车60KWh带电量计算,20-22年动力电池需求量分别为9/15/24GWh,2020年和2021年均采用NCM622动力电池方案,2022年全部采用NCMA动力电池方案。
5、通用Ultium电池不影响20-22年锂电材料供需结构。假设NCMA电池于2022年量产,并且通用汽车新能源车全部应用NCMA电池,则2022年钴需求量的影响为4560吨,锂需求量的影响为4260吨(折碳酸锂)。虽然单位用钴量有所减少,但受益于新能源车高增长趋势,2022年钴仍然出现4000吨缺口,同样是在2022年增加1个月库存周期的情况下,锂预期供需结构基本没有太大变化,在补库拉动下,同样会产生超过1万吨缺口。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超预期下滑的风险、3C增速不及预期的风险、钴锂产能超预期释放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