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碳中和行业(电新+环保)周报:华为签约全球最大储能项目,海外车企积极拥抱磷酸铁锂-211024

《光大证券-碳中和行业(电新+环保)周报:华为签约全球最大储能项目,海外车企积极拥抱磷酸铁锂-211024(2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碳中和行业(电新+环保)周报:华为签约全球最大储能项目,海外车企积极拥抱磷酸铁锂-211024(29页).pdf(2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周电力设备及新能源(中信一级)上涨2.36%,领先大盘1.80个百分点。 整体市场表现方面,上证综指上涨0.29%,沪深300上涨0.56%,创业板指上涨0.26%。 电力设备子板块中,电气设备上涨2.07%,风电上涨1.53%,光伏上涨0.42%。 此外,新能源车(中证)上涨2.91%,领先大盘2.35个百分点;新能源发电运营(长江)上涨0.32%,落后大盘0.24个百分点。 本周SW公用事业(一级)上涨1.00%,跑赢大盘0.44个百分点。 公用事业子板块中,SW电力上涨1.95%,SW环保工程及服务下跌1.15%(跑输大盘1.71个百分点),SW燃气上涨0.14%,SW水务下跌2.04%(跑输大盘2.60个百分点)。 ◆投资观点:1.储能领域:储能安装进度超预期,行业或拥有更高增速:推荐盛弘股份、阳光电源、宁德时代;2.新能源运营商,行业维持高增速、绿电因双控需求提升、上游降本让利、金融机构支持:重点关注金开新能、粤电力A、中国核电、三峡能源;3.分布式光伏:行业维持高增速、商业模式提高资产周转和业绩;推荐正泰电器、天合光能,重点关注晶科科技;4.动力电池:电池厂商可顺价,盈利或边际修复,电动车渗透率提升有增无减:推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德方纳米、嘉元科技,重点关注诺德股份、天奇股份。 ◆电动车及锂电:(1)华为签约海外GWh级别储能项目,全球储能行业进入加速发展期:国内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的大力发展离不开大量的储能对于电力系统稳定性的保障,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等建设进度加快;海外户用市场需求崛起,电化学储能市场加速成长。 我们长期看好储能行业的投资机会。 (2)特斯拉在2021Q3季报发布会上表示model3/Y的标准续航车型将全面转型磷酸铁锂电池,海外车企积极拥抱磷酸铁锂技术路线。 在国内,磷酸铁锂占比也在持续提升。 建议持续关注磷酸铁锂产业链。 (3)受益于全球电动化趋势,持续推荐龙头电池厂商、配套供应商;以及今明年供需偏紧的环节,铜箔、隔膜。 (1)华为签约海外GWh级别储能项目,全球储能行业进入加速发展期。 10月18日,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与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成功签约沙特红海新城储能项目,该项目储能规模达1300MWh,是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的储能项目,也是全球最大的离网储能项目,对全球储能产业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和标杆示范效应。 国内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的大力发展离不开大量的储能对于电力系统稳定性的保障,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等建设进度加快;海外户用市场需求崛起,电化学储能市场加速成长。 我们长期看好储能行业的投资机会。 (2)特斯拉在2021Q3季报发布会上表示model3/Y的标准续航车型将全面转型磷酸铁锂电池,海外车企积极拥抱磷酸铁锂技术路线。 特斯拉在全球车企中有着明显的示范效应,随着特斯拉的积极应用,磷酸铁锂电池有望在海外逐步提升渗透率。 此前,LG、SK等电池厂商也曾宣布研发磷酸铁锂电池;苹果、大众、福特、雷诺、现代等公司也曾对磷酸铁锂技术路线表示关注。 在国内,磷酸铁锂占比也在持续提升,2021年1-9月,动力电池装机中磷酸铁锂占比已达49%。 建议持续关注磷酸铁锂产业链。 (3)投资方面:我们重点关注:布局动力电池回收业务的锂电材料、动力电池企业以及相关电池检测企业;充换电快速发展下相关设备制造商与运营商;具有很强产业链话语权龙头电池厂商;今明年供需偏紧的环节:隔膜、铜箔、PVDF、六氟磷酸锂;海外新能源车市场持续超预期下国内的海外配套供应商。 推荐:宁德时代、格林美、中伟股份、嘉元科技、特锐德、亿纬锂能、国轩高科、容百科技、震裕科技、德方纳米、盛弘股份;关注:星云股份、中恒电气、科士达、山东威达、当升科技、诺德股份、科达利、恩捷股份、星源材质、光华科技、天赐材料。 ◆新能源运营商:绿色交易机制试点开启、国家及各企业均加快发展新能源发电、叠加金融机构未来对新能源运营项目的支持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三重逻辑下我们看好新能源运营商未来的投资机会。 重点关注国家开发银行全资子公司国开金融持股的新能源运营商金开新能、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控股的光伏投资运营商太阳能、长江三峡集团控股的新能源运营商(海风规模行业领先)三峡能源、晶科能源控股的新能源运营商及分布式光伏投资运营商晶科科技。 (1)新能源运营商阶段性盈利有保障。 一方面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开启,将有效缓解存量补贴压力,并为增量项目提供额外收入来源;未来随着绿色电力的零碳属性的商业附加价值进一步凸显,绿电交易将为存量的补贴到期项目与增量项目提供增量的收入来源。 另一方面未来组件和风机成本将持续下降,有望进一步保障增量新能源运营项目的盈利能力。 (2)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项目量增有保障。 在加快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过程中,运营商的作用重大。 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电站发展是基本盘,能源局负责人表示要加快发展新能源发电,不断扩大绿色低碳能源供给,要求“十四五”时期风电光伏要成为清洁能源增长的主力。 国家能源集团等八大电力央企均提出积极的“十四五”新能源装机规划,装机规模增速较快,总规模达到468GW。 (3)金融机构支持有望进一步加强。 存量补贴拖欠逐步开始解决,新能源运营商现金流将改善;新能源运营商或将获得更多融资功能,获得更快发展。 为了更好的满足新能源建设需求,金融机构或将对新能源运营商加以支持:a.对于拖欠的存量补贴,通过ABS、ABN、REITS等方式对确权部分进行低息再贷款;b.提供更多绿色贷款支持进行新平价项目建设。 (4)重点关注国家开发银行全资子公司国开金融持股的新能源运营商金开新能、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控股的光伏投资运营商太阳能、长江三峡集团控股的新能源运营商(海风规模行业领先)三峡能源、晶科能源控股的新能源运营商及分布式光伏投资运营商晶科科技,关注粤电力A、中国核电、节能风电、林洋能源、龙源电力(H)、中广核新能源(H)、深高速、中国电建。 ◆光伏:(1)9月份光伏新增3.5GW。 截止9月底,风电、光伏合计新增装机为41.99GW,距离年初制定的90GW的目标还有较大的距离,四季度仍然有较大的并网压力。 (2)国家能源局发文表示:积极推动新能源发电项目能并尽并、多发满发。 在并网压力和政策鼓励下,四季度风光装机景气度有望提升。 (3)本周光伏产业链各环节报价持稳,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等各环节价格较上周变化不大。 (4)国内大基地与整县推进分布式并举,预计2021年新增装机50GW,2022年随着成本端硅料价格回归、产业链价格下行,光伏装机有望大幅增长。 当前重点关注:一体化布局,受益于装机预期改善及盈利修复的公司:推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隆基股份;不受晶硅产业链价格博弈逆变器环节:推荐阳光电源,关注锦浪科技、固德威等。 (1)国家能源局:9月份光伏新增3.5GW。 2021年1~9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为25.56GW,同比增长7.85GW。 截止9月底,风电、光伏合计新增装机为41.99GW,距离年初制定的90GW的目标还有较大的距离,四季度仍然有较大的并网压力。 (2)10月19日,国家能源局发文表示:积极推动新能源发电项目能并尽并、多发满发。 对“2021年度新能源发电项目”并网接入工作,按照“能并尽并”原则,对具备并网条件的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及时并网;2)按照“多发满发”原则,严格落实优先发电制度,实现新能源发电项目多发满发,进一步提高电力供应能力。 3)加快风电、光伏发电项目配套接网工程建设,与新能源发电项目建设做好充分衔接,保障同步投运。 在并网压力和政策鼓励下,四季度风光装机景气度有望提升。 (3)本周光伏产业链各环节报价持稳、博弈明显。 硅料方面:根据solarzoom数据,本周主流成交价在260元/kg左右,硅料价格短期来看仍有较强的支撑。 硅片:本周硅片市场相对平稳,国内单晶M6/M10硅片主流价格暂稳在5.73-5.77、6.87-6.94元/片。 电池片:基本维持在上周上涨后的价格水平上,单晶M6尺寸以上电池价格基本维持在1.12-1.17元/W。 组件:目前国内组件厂商的主流功率段单晶组件价格基本上涨至2.05-2.1元/W。 (4)国内大基地与整县推进分布式并举,预计2021年新增装机50GW,2022年随着成本端硅料价格回归、产业链价格下行,光伏装机有望大幅增长。 当前重点关注:一体化布局,受益于装机预期改善及盈利修复的公司;不受晶硅产业链价格博弈逆变器环节。 推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隆基股份、阳光电源、特变电工、正泰电器、福斯特、通威股份、中环股份,关注:固德威、锦浪科技、迈为股份、森特股份、新特能源(H)、保利协鑫能源(H)、福莱特(H)、信义光能(H)。 ◆风电:(1)风电伙伴行动计划发布,“十四五”期间下乡50GW,为风电装机提供新增量。 (2)国家能源局:9月份风电新增1.8GW。 (3)当前时点,风电板块上涨的逻辑在于需求,大基地落地+风电伙伴行动计划+“十四五”规划三重因素影响下,预计“十四五”期间平均每年装机量在50GW以上,21/22年国内新增装机量45/55GW。 (4)风电行业最大的股价弹性应来自于成本端下降,对经济数据及钢价的趋势判断则是核心。 若钢价下跌,风电零部件厂商盈利将迎来反转,并在2022年的业绩中兑现,且弹性较大。 零部件板块重点关注:东方电缆、大金重工、金雷股份、泰胜风能、振江股份、日月股份、天顺风能;整机板块重点关注:东方电气、三一重能(将上市)、运达股份、金风科技、明阳智能。 (1)风电伙伴行动计划发布,“十四五”期间下乡50GW,为风电装机提供新增量。 2021年10月17日,在2021北京国际风能大会上,118个城市与600多家风电企业共同发起了“风电伙伴行动·零碳城市富美乡村”计划。 该计划明确,“十四五”期间,在全国100个县,优选5000个村,安装1万台风机,总装机规模达到50GW。 (2)国家能源局:9月份风电新增1.8GW。 1-9月份,全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643万千瓦,同比增加336万千瓦。 (3)当前时点,风电板块上涨的逻辑在于需求:大基地落地+风电伙伴行动计划+“十四五”规划三重因素影响下,预计“十四五”期间平均每年装机量在50GW以上,21/22年国内新增装机量45/55GW。 (a)基于电力设备新能源各板块估值比较,风电整机及零部件厂商估值较低,在光伏、储能、锂电等估值处于中高位水平下,在需求相关政策的催化下,风电整体估值正在修复,和光伏的估值剪刀差有望收窄;(b)从业绩端来看,由于订单交付周期的因素,整机商今年的业绩更多的体现了去年高价订单情况,毛利率较好;零部件厂商业绩体现当期采购订单影响,受上游钢价成本压力影响,当期业绩承压。 (4)风电行业最大的股价弹性应来自于成本端下降,对经济数据及钢价的趋势判断则是核心:(a)“金九银十”后,虽然供给端因冬奥限产政策有一定支撑,但钢价继续上涨或存在压力;(b)若钢价下跌,风电零部件厂商盈利将迎来反转,并在2022年的业绩中兑现,且弹性较大;整机商2021年订单相对饱满,但毛利率或因今年低价订单稍受影响,应优选增速快或毛利率高的龙头厂商。 风电零部件板块重点关注:东方电缆、大金重工、金雷股份、泰胜风能、振江股份、日月股份、天顺风能;风电整机板块重点关注:东方电气、三一重能(将上市)、运达股份、金风科技(A+H)、明阳智能。 ◆电力设备及工控:(1)储能及电网领域:市场已对新型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形成一定预期,但对配电网改造关注度欠缺,建议积极关注。 (2)碳中和背景下,增强我国在工业领域基础实力,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必由之路,持续关注各领域国产替代逻辑。 (1)储能及电网领域:市场已对新型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形成一定预期,但对配电网改造关注度欠缺,建议积极关注。 (2)碳中和与新基建:碳中和背景下,电网、节能、变频等相关领域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将建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电网改造、特高压、充电桩等新基建领域将起到持续托底经济、推动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为电网公司的角色定位将进一步提升,发挥更大作用。 关注:苏文电能、汇川技术、国网信通、科力尔、国电南瑞。 ◆氢能及燃料电池: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启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的通知》,明确批复同意北京市、上海市和广东省报送的城市群启动实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 燃料电池的“以奖代补”政策将开启燃料电池产业化序幕。 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启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的通知》。 明确批复同意北京市、上海市和广东省报送的城市群启动实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 4年示范期内,每个城市群最高可获得17亿元中央财政资金,且采取“以奖代补”方式。 2020年9月,五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提出将在国内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最终五部委批准了三大城市群,分别是北京市大兴区联合海淀、昌平等六个区,以及天津滨海新区、河北省保定市、唐山市、山东省滨州市、淄博市等共12个城市(区)组成京津冀示范城市群;上海市牵头,联合江苏省苏州市、南通市、浙江省嘉兴市、山东省淄博市、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等6个城市(区域)共同组建“1+6”上海城市群;广东省佛山市牵头,联合省内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阳江、云浮,以及福建省福州市、山东省淄博市、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六安等地组建广东城市群。 当下的氢燃料电池产业正处于2009年电动汽车行业的“十城千辆”阶段,燃料电池的“以奖代补”政策将开启燃料电池产业化序幕。 在碳中和背景下,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是碳减排的重要抓手之一,燃料电池降本进程快速推进,示范城市群名单公布,冬奥将重点示范,地方配套、行业龙头公司的融资也在加速推进。 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拐点在即。 推荐:亿华通-U;关注:美锦能源、潍柴动力。 ◆环保:2021年8月19日,发改委、财政部、能源局联合印发《2021年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工作方案》。 随着竞争性配置政策的出台,我们认为有着较强运营管理能力(在项目质量下降的同时仍可保障较好盈利水平)、以及积极开拓新业务(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推进无废城市等从而发展第二成长曲线)的龙头公司仍将强者恒强。 碳交易市场推荐:先河环保;重点推荐:莱伯泰科、三峰环境、瀚蓝环境、高能环境。 关注:伟明环保、英科再生、百川畅银。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海外车企扩产不及预期;风光政策下达进度不及预期;风机招标价格复苏低于预期、产业链原材料价格波动;国家电网投资、信息化建设低于预期风险;环保政策执行力度和订单签订低于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