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证券-2月经济数据点评:各项数据新低,1季度GDP负增长-200316

《东兴证券-2月经济数据点评:各项数据新低,1季度GDP负增长-200316(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兴证券-2月经济数据点评:各项数据新低,1季度GDP负增长-200316(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
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30亿元,同比名义下降20.5%;
1-2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滑24.5%,2019年为增长5.4%;
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降13.5%,预期增1.5%,2019年12月为增6.9%。
均创月度统计公布以来最低。
解读:
1.疫情之下,各经济数据创历史新低
疫情影响下,可选消费大幅回落(除中医药外),必须消费仍然坚挺(粮油食品饮料类)。
预计消费3月温和反弹,恢复8%正常水平有待“禁足”政策放开和民众防范预期变化,后续在政策刺激下有望超8%正常水平,部分领域可能报复性反弹,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疫情导致消费压抑(特别是衣着、餐饮、社交等小额消费),二是企业为回流现金流,为增加营收可能会大量促销;三是政府可能出台刺激消费政策,比如消费券、放松汽车限购政策等。
但消费领域不利因素仍在,有待政策对冲。一是疫情对出口和就业影响比较大,部分人民群众稳定收入预期改变,二是疫情可能改变消费者支出结构,消费(特别是大额消费)更谨慎,更多的钱用于预防性动机(如保险等稳定投资);三是部分消费将持续受海外疫情影响,比如出国旅游,比如进口相关消费(代购)。
投资方面,民间投资(-26.4%)和制造业投资(-31.5%),受影响最大,民企和小微企业受疫情影响更加严重;
从行业看,“新老基建”齐发力,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受影响较小,个位数负增长,其他为两位数负增长。预计后续也是发力的重点,托底经济。
地产融资缺口扩大,房地产销售(-39.9%)降幅大于房地产投资(-16.3%)。销售收入是地产融资的重要手段,融资缺口一是可能从境外美元债、开发贷等其他渠道补充,二是后续加大促销力度,加快销售回笼资金。
从地区看,沿海的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下降幅度较小,东部地区投资同比下降20.2%;中部地区投资下降32.7%;西部地区投资下降25.0%;东北地区投资下降18.9%。
工业增加值与投资反应趋势较为一致,分门类看,制造业下降最多(-15.7%),采矿业-6.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7.1%;分经济类型看,外资(-21.4%)及私营企业(-20.2%)下降最多;
2.一季度GDP负增长成定局
从支出法看,三大需求全面回落,支出法三大分项与月度指标趋势基本一致,幅度方面误差可能较大,但可以作为参考,根据月度指标估算三大需求,合成的GDP萎缩幅度在20%以上,目前看3月经济增长难以重回6%,即使3月能重为6%,1季度GDP同比增速也在0以下,预计增速在-5%以下,负增长已成定局;
从生产法看,GDP=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建筑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建筑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萎缩要超过工业(-13.5%),第一产业增加值可能为正,往年一季度通常在3%左右,但对GDP贡献率较低在2%左右,因此可以忽略不计,可以推断三大产业增加值合计负增长也在-13.5%以下,3月即使恢复较高增长,1季度预计也在-4%以下。
2020年翻番经济目标难以实现,预计两会确定的增长目标为区间型,而全面小康社会的重点目标为就业与扶贫,其中就业目标与GDP关联更直接一些。
3.债市主逻辑尚未切换至基本面
总体来看,我国经济“至暗时刻”已经过去,3月开始经济环比回升,复工率逐渐回升,经济持续改善,经济增长重回6%可能要到三季度,但目前债市主要逻辑仍在海外疫情进展与全球宽松,债市仍有交易性机会。海外抗疫政策风向转向,但实际效果有待检验,待海外疫情抗疫政策取得一定效果,债市主要逻辑切换为基本面。
4.风险提示
疫情发展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