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电子行业半导体系列专题:疫情升级对存储芯片行业影响五问五答-200317

《中信证券-电子行业半导体系列专题:疫情升级对存储芯片行业影响五问五答-200317(3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电子行业半导体系列专题:疫情升级对存储芯片行业影响五问五答-200317(30页).pdf(3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近期海外疫情持续升级,韩国日本均为继中国后爆发疫情的主要地区,中日韩三地供应了全球95%以上的存储芯片产能。我们重点分析了DRAM和NANDFlash的产能分布和供给、需求两侧状况。我们预计供给端仍将有小幅产能扩张,需求端服务器出货量增长部分对冲了智能手机和PC的销量下滑,叠加了三类需求的单机平均容量增长后,存储芯片的需求增速仍高于供给扩产增速。存储芯片价格在2019下半年触底,目前处于底部复苏阶段,后续价格仍具上涨动力。
问题1:存储芯片产业的全球格局以及日韩厂商地位如何?存储芯片市场全球约1200亿美元,占半导体总市场约30%,地位显著。其中DRAM约620亿美元,NANDFlash约570亿美元。DRAM韩美三家厂商占全球95%份额,其中两家韩国厂商三星、SK海力士占75%。NANDFlash韩美日六家厂商占全球99%份额,其中韩国三星、SK海力士以及日本KIOXIA(原东芝)三家份额超过60%。
问题2:主要存储芯片厂区及其产能分布情况以及现状如何?韩国共有三星、SK海力士的共12条产线,分布在京畿道与忠清北道,总产能约1200kwpm,两地并非疫情重灾区。日本共有KIOXIA的7条产线,位于三重、岩手两县,产能约500kwpm,两地几乎未受疫情影响。中国地区共有多家厂商的12条存储芯片产线:其中中国大陆8条,主要位于西安、无锡、大连等地,总产能900kwpm;中国台湾4条,位于桃园、台中等地,总产能400kwpm。目前以上产线均正常运转。
问题3:单看供给侧,疫情影响大不大?正文中详细统计了DRAM和NANDFlash现有产能及预测,预计2020年DRAM和NANDFlash产能扩增幅度分别为+3%、+9.1%。行业特点方面,半导体制造的洁净级别高,产线自动化程度高,且晶圆厂365天24小时不停转,不会轻易停工,综合判断短期影响有限。如疫情进一步升级,可能的影响因素包括封测厂复工率、新厂房建设、设备材料的运输和过关等。
问题4:再看需求端,中日韩及全球需求可能如何变化?正文中进行了详细测算,中性情形下,预计2020年DRAM、NANDFlash需求同比+17.45%、+32.45%,悲观情形下,预计2020年DRAM、NANDFlash需求同比+13.53%、+26.06%。均较疫情前预测的增长率+17.59%、+45%有所下滑。DRAM需求受疫情的负面影响小于NANDFlash,主要是由于DRAM的服务器端需求占比30%以上,疫情刺激下数据中心服务器需求提升部分对冲了手机、PC的出货量下滑,而NANDFlash的服务器需求占比10%左右,相对较小。叠加单机存储芯片容量增长后,预计DRAM和NANDFlash的需求增速仍高于供给扩产增速。
问题5:涨价后续还能否持续?对国内企业有何影响?从周期视角而言,DRAM和NANDFlash价格周期大概3~4年,2019年12月和7月价格分别触底,当前为周期底部复苏阶段,在当前供求关系没有出现明显转换情况下,后续价格下行空间不足,预计未来上涨概率较大。若因为疫情升级,供给端出现短期不利变化,不排除价格短期快速上涨可能性。对国内厂商合肥长鑫和长江存储而言,新一轮存储行业景气有利于其销售和成长。
风险因素:疫情防控不及预期;供应链及交通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宏观环境变化等。
投资建议:我们对存储行业需求预期较疫情前有所下修,但整体没有改变需求成长大于供给扩张的现状,预计全年趋势前弱后强,随着需求延后释放,中期行业景气持续,国内存储芯片产业链处于快速成长期。非上市公司关注长江存储、合肥长鑫。A股相关公司,重点关注兆易创新(作为合肥长鑫的技术合作方参与DRAM产业化)、澜起科技(服务器内存配套接口芯片,全球市占率40%以上)、北京君正(拟收购的ISSI是汽车电子和工业领域存储芯片领先厂商)等。同时存储行业景气有利于配套的设备厂商及封测厂商,关注北方华创(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长电科技(国内先进封测龙头)、太极实业(海力士DRAM封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