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证券-宏观经济周度观察:如何理解当前形势下的消费-200321

《新时代证券-宏观经济周度观察:如何理解当前形势下的消费-200321(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证券-宏观经济周度观察:如何理解当前形势下的消费-200321(15页).pdf(1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受疫情影响,2020年1-2月消费增速大幅下滑。国内疫情防控采用全面隔离的措施,商店关门,人们出行受限,疫情从供需两端冲击消费,2020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20.5%,创历史新低。其中,必选消费表现好于可选消费,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9.7%,汽车、家具零售额同比分别减少37%、33.5%。
政策陆续出台,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2月21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提到“要积极扩大有效需求,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以此为信号,近期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平衡疫情防控与经济活动,推进各地复产复工、恢复营业。(2)政府发放消费券。(3)刺激汽车、家具、家电等可选消费。(4)振兴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文旅、餐饮消费。江西省甚至试行“周末2.5天弹性作息+景区门票优惠”来加快振兴疫后旅游消费。
虽然刺激消费政策有利于短期加速释放被疫情抑制的消费需求,但中长期来看,很难通过刺激消费来稳增长:
(1)影响消费最主要的因素是收入,经济增速回落压力下,收入、消费增速亦会承压。
(2)疫情从经济、产业链、海外风险传导三个层面冲击就业,历史上就业压力增加的时候,消费往往承压。最近一轮经济短周期中,PMI从业人员指数从2017Q3的49.1%下滑至2019Q3的47.6%,社零实际增速从2017Q3的9.3%下滑至2019Q3的6.4%。
(3)消费券短期可以促进消费恢复,但会受制于地方财政收入紧张。通过地方财政带动居民消费的同时,其他领域的支出会相应减少,比如,政府消费支出增速也会随之下降,而政府消费支出占最终消费支出比例超过25%。
(4)疫情之后,消费增速会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但为了应对本轮疫情,国内采取全面隔离的措施,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经历,疫情之后,人们可能不会出现“报复性消费”行为,反而可能会削减消费、增加预防性储蓄。
(5)消费刺激政策大都从需求端出发,效用会边际递减,且受制于债务水平高企。经过过去几轮刺激,居民债务占可支配收入比例从2013年末的79.7%飙升至2019年末的128.6%,居民部门杠杆率从2013年末的33.5%上升至2019年末的55.8%。
风险提示:海外疫情全面扩散;政策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