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盛证券-传媒行业:疫情会加速院线行业的出清和整合吗?-200322

上传日期:2020-03-22 21:34:51 / 研报作者:顾晟马继愈 / 分享者:1005672
研报附件
国盛证券-传媒行业:疫情会加速院线行业的出清和整合吗?-200322.pdf
大小:706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盛证券-传媒行业:疫情会加速院线行业的出清和整合吗?-200322

国盛证券-传媒行业:疫情会加速院线行业的出清和整合吗?-200322
文本预览:

《国盛证券-传媒行业:疫情会加速院线行业的出清和整合吗?-200322(2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传媒行业:疫情会加速院线行业的出清和整合吗?-200322(23页).pdf(2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19年关停影院大幅增加,预计未来影院退出将更加常态化。2019年国内关停影院466家,较2018年的361家大幅增长。星美影院(关停134家)和小影投(关停277家)是退出主体,同时大地、金逸等中大型影投的关停并转也已开始。关停影院中,票房300万以下(意味着进入现金流亏损状态)和4厅以下(意味着没有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占比分别达87.8%和53%,此外,开业时间在2015年及以前(意味着设备较为陈旧,或已经收回部分投资具备退出意愿)的占比77%。目前存量影院中同时满足上述条件的影城共有1449家,占比12.7%,是未来潜在退出的终端。2020年停工停业加重了影院的经营压力,预计关停数量将继续增长。
  我们判断2020年起新增银幕将放缓,资本进入更趋理性。核心原因在于:(1)投资意愿角度:投资回收期拉长,私人资本进入从2017年后放缓。2017年是新开业数量(10,164块银幕)和个人资本(小影投占比72.8%)进入的高点,我们认为这与影院的建设周期相关,即新增影院一般需要提前2-3年选址并和物业签订合同,2014-2015年的票房高增长必然吸引单体影城和私人资本大量进入,并最终体现在2017年。而与之相反的是,2016年起票房增速大幅放缓后,2018-2019年的新开业数量和个人资本占比已经开始下降;(2)商业物业角度:银幕增速与商业物业增速高度匹配,预计未来新增商业物业将放缓,购物中心新增供应面积自2018年起进入负增长状态。(3)叠加2020年疫情带来的停工影响,预计银幕净增加绝对数和增速的显著放缓将在2020-2021年显现,新增银幕的扩张将逐渐接近尾声。
  上影、横店等龙头公司已公告并购整合意向,影院资产的整合有望加速。市占率的提升不仅是做大放映收入和非票房收入的基础,也是减少行业无序扩张的关键之一。从美国的经验看,2003年行业进入成熟期后,银幕增速自2005年起开始大幅放缓。更为重要的是,虽然行业整体银幕增速从1995年的27,805块增长至2016年的40,393块,但影院数量由7,744家持续减少至5,747家。影院数量和银幕数量背离的原因在于,美国4厅以下影院持续退出市场,叠加平均票价的稳步提升,使得美国终端数量虽然持续增长,但单银幕产出并未出现下滑。国内4厅以下影院退出市场的过程已经开始。我们认为,国内院线行业未来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类似美国的产业发展史,不具备规模优势和竞争力的中小影院将逐渐退出市场,叠加新增银幕的放缓和未来集中度的稳步提升,供给和需求的“剪刀差”或将持续缩窄,单银幕产出有望企稳回升,院线行业中长期拐点将逐步到来。
  投资建议:中长期来看,长尾影院的出清和头部院线的并购整合有望加速到来,院线行业集中度提升的中长期逻辑有望兑现。建议关注万达电影、中国电影、上海电影、横店影视和金逸影视、幸福蓝海。
  风险提示:优质内容供应不足风险,新媒体竞争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