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电子行业每周市场动态追踪:苹果无限期关闭海外线下店并开启限购-200323

上传日期:2020-03-23 17:52:59 / 研报作者:徐涛郑泽科胡叶倩雯 / 分享者:1005686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电子行业每周市场动态追踪:苹果无限期关闭海外线下店并开启限购-200323.pdf
大小:667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电子行业每周市场动态追踪:苹果无限期关闭海外线下店并开启限购-200323

中信证券-电子行业每周市场动态追踪:苹果无限期关闭海外线下店并开启限购-200323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电子行业每周市场动态追踪:苹果无限期关闭海外线下店并开启限购-200323(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电子行业每周市场动态追踪:苹果无限期关闭海外线下店并开启限购-200323(22页).pdf(2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我们认为电子板块仍具有疫情期间的防御性战略配置价值,超跌后建议关注,重点推荐半导体、周期子行业及各行业现金流好的龙头公司。短期疫情或导致风险偏好降低,板块整体承压;但中长期看2020年为电子扩张阶段,板块盈利能力角度看,我们认为电子板块仍具有疫情期间的防御性配置价值。
  本周苹果宣布无限期关闭大中华区之外所有零售店,海外疫情继续升级,预计全球需求短期将受抑制,长期看需求只是延迟并非消失。继上周苹果官网于3月14日公告将在3月27日之前关闭大中华区以外的所有零售店后,苹果官网在4天后的3月18日更新了公告,称将无限期关闭大中华区之外的所有零售店,直到另行通知,这意味着随海外疫情升级,苹果公司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计划也进一步升级。海外疫情本周继续升级,国外需求端短期也将受到抑制,目前看可能重复国内二月的需求趋弱场面,且持续时间或将更长,影响幅度需持续观察疫情持续时间长短。我们初步预测,一季度全球手机同比下滑10~15%,二季度海外疫情影响加剧,三四季度有望恢复,全年来看手机销量或同比下滑5~10%。需要强调的是,长期看需求只是延迟并非消失,中短期内国内需求有望先于海外恢复,从更长周期一到两年的维度来看,5G等升级换代需求仍可支撑行业高速增长。
  本周国内继续复工复产,部分城市已调松疫情防控措施,需警惕海外输入病例致疫情反复的风险;三月往后主要关注交通导致的原材料缺货及产成品风险问题。目前疫情在国内已经基本被控制,从复工率来看,电子企业整体已基本已恢复到正常状态。本周开始,我们观察到国内部分城市已开始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其中,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于3月21日通告,调整杭州市的疫情防控措施,部分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取消“测温+亮码”等管控措施,部分情况可不戴口罩,部分公共和经营场所即日起可恢复开放。目前国内疫情已基本可控,虽然2月整体电子终端消费表现较差(手机方面,信通院数据2月国内手机销量同比-56%,IoT方面,我们跟踪的国内2月份安卓端TWS耳机线上销量环比-32%),但3月后,消费电子供需两端均已有显著回暖,上游产业链复工率向好,线下门店营业率、客流量亦有明显提升。然而,在国内疫情基本可控的背景下,海外疫情持续升级,截至2020年3月21日国外(不含港澳台)累计确诊人数超过20万人,若境外输入导致疫情在国内反复,则可能影响电子制造公司的排产节奏与下游需求。复工之外,我们认为三月往后需关注疫情全球升级背景下的原材料缺货等供应链风险,若海外疫情持续,叠加交通不畅,原材料缺货现象有可能在复工满载后半个月出现,越往下游供应链风险越大。我们判断,国内需求有望快速反弹,预估2020Q1,中国区手机出货量同比下滑约40%,全年维度中国区下滑10%。
  线上教育催生平板需求,本周苹果发布新款iPad Pro;同时苹果官网开启限购,部分手机及耳机产品每人限购两部。一方面,本周北美A客户在官网发布了新款平板电脑,后置广角+超广角+LiDAR dToF三摄,支持远距离AR,配备A12Z处理器,搭配妙控键盘,定价6229元起。我们观察到,国内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一定程度催生对于平板的需求,苹果平板产品的发货周期不断延长,3月15日官网iPad Air、iPad(新款)、iPadmini发货时间分别达到31天、31天、32天;京东苹果自营旗舰店的绝大部分iPad处于无货状态,显示产品供需紧张。平板方面,我们建议关注港股的比亚迪电子,公司为A客户提供平板电脑组装服务,我们预计2020年出货量有望达600万台,对应收入贡献约100亿元。另一方面,3月20日苹果官网最新调整了销售细节,其对用户购买iPhone的数量进行了限制,限购机型包括iPhone 11 Pro、iPhone 11 Pro Max、iPhone 11、iPhone XR、iPhone 8和iPhone8 Plus在内的所有官网展示机型,每人限购2部,另AirPodsPro也每人限购两部。我们认为限购主要源于前期国内疫情至组装代工厂难以正常生产出货,部分影响库存水平及出货节奏,随国内复工持续,供给端后续会逐步好转。
  疫情持续升级,需求或下滑,部分元器件缺货及涨价潮可能放缓,其中LCD面板三月已涨价8-10%,后续涨价或放缓;MLCC在3~5月份具备涨价基础全年有望保持景气;半导体存储器价格连续两月上涨,后续价格仍有上涨动力。之前AVC公布3月TV面板价格快报,多重主流中大尺寸LCD面板价格再次上涨,其中32/43/55/65涨幅分别为3/4/7/6美金;我们认为前期国内疫情致供给端不足,加速涨价在3月份的到来及幅度;后续随疫情全球升级,及大型体育赛事等相继取消或延迟,全球需求有所下滑,后续面板端的涨价速度及幅度或放缓,建议关注京东方A、TCL科技。另,全球MLCC主要产能在中国大陆,国巨苏州园区占集团约70%,春节后疫情防控要求下复工慢、复工难问题出现,2月底仅能恢复到40%左右的水平。行业库存水位处于历史低位,国巨已经低于30天,公开表述价格将适度反映供需。我们判断大概率3月份开始MLCC原厂价格将有所上涨,本轮提价幅度有望达到20~30%。当前中国大陆MLCC厂商市占率仍较低,受益需求增长和国产替代,标杆企业有望进入快速发展阶段。(1)风华高科:产能150亿/月规模最大,我们预计2020年新增55亿/月,公布75亿元扩产项目拟新增450亿颗/月高端MLCC。公司受益MLCC涨价的弹性显著,估值亦具有吸引力。(2)三环集团:电子陶瓷专家,确立MLCC作为长期战略,2019年底产能40亿/月,我们预计2020年达到100亿/月、募投项目达产后产能再翻倍。公司受益垂直整合毛利率高企,有望后发先至拓展安防、基站、手机应用。其三,根据我们跟踪的DRAMX价格数据,自2019年12月DRAM价格触底至今,DRAM现货价格已上涨约20%。从周期来看,存储器周期约3~4年,上次DRAM价格低点在2016年中,上次高点在2018年初,目前DRAM价格仍然处于历史周期底部区间。供给端前期产能扩张节制以及部分产能转向CIS,预计2020年DRAM和NANDFlash产能扩增幅度分别为+3%、+9.1%,需求端疫情刺激云服务器需求增长,部分对冲了智能手机和PC销量下滑,叠加单机存储器容量增长,在疫情影响的悲观假设下,预计2020年DRAM、NANDFlash需求同比+13.53%、+26.06%。我们认为价格后续仍有上涨动力。
  大基金一期成效显著,预计各领域龙头企业仍为二期重点对象。2014年成立的大基金一期规模1387亿元,撬动约5000亿元左右的产业和地方资金,其中包括2014~2017年间国内20个省市成立的地方基金,总额3000亿元左右。2019年10月成立的大基金二期注册资本2041亿元,预计还会带动5000亿~7000亿元地方和产业资金。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大基金一期成立的2014年到2018年,国内半导体销售额从3015亿元提升至6532亿元,四年CAGR=21%,高于全球约10%的增速。一期投资的二级市场目前上市企业总营收从2014年的不到300亿到2018年超过1000亿,四年CAGR=36.9%。目前国内半导体产业的自给率仅15%左右,2018年集成电路占我国进口总额的14.6%,仍然具有显著的发展空间。投资方向来看,大基金一期累计决策项目达到70个左右,制造、设计、封测、设备材料等产业链各环节投资比重分别是63%、20%、10%、7%。我们预计各领域龙头企业仍会成为大基金二期重点投资对象,预计制造环节占比仍然最大,重视设计、材料设备,增加新兴应用方向如智能汽车、智能电网、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封测领域预计继续支持先进封测领域。
  美国对华为的新一轮制裁后续若进一步升级,打击重点或将是芯片制造供应链。根据路透社报道,特朗普政府官员已第二次推迟原定于3月11日举行的重要会议,该会议原本将讨论美国对华为和中国销售技术的新限制。产业调研显示,过去一年华为在IC设计端已基本实现自研替代或非美供应商切换,美方继续施压意义不大,甚至可能因为美国芯片厂商业绩下滑而放松监管;而制造端华为高度依赖台积电,且上游半导体设备、EDA软件仍被美国厂商垄断,预计将成为美方重点施压的方向。重点推荐制造转单受益标的中芯国际。
  市场回顾与策略展望:本周(2020年3月16日至3月20日),A股中信电子行业指数下降7.11%,跑输沪深300指数0.90pcts,跑输创业板指数1.42pcts,跑输中小板指数1.21pcts,跑输上证综指2.20pcts。电子板块在中信行业板块中涨跌幅排名25/30,费城半导体指数下跌15.91%,台湾电子指数下跌7.98%,恒生资讯科技业指数下降3.83%。沪深300下降6.21%,上证综指下降4.91%,中小板指下降5.91%,创业板指数下降5.69%。本周A股电子板块行业PE为59.57倍,较沪深300估值溢价438.33%;港股电子行业PE为25.66倍。
  风险因素:板块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消费电子行业竞争加剧,国际局势动荡,疫情的不确定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