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铝行业跟踪报告:行业普遍亏损,见底信号渐显-200324

《兴业证券-铝行业跟踪报告:行业普遍亏损,见底信号渐显-200324(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业证券-铝行业跟踪报告:行业普遍亏损,见底信号渐显-200324(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
2月以来铝价加速下挫,截至昨日(3月23日),长江有色市场铝现货均价收11210元/吨,较1月底下跌20.55%,SHFE铝(活跃合约,结算价)收11375元/吨,较1月底下跌19.47%。上周五LME3个月铝收1605美元/吨,较1月底下跌6.93%。
点评
至暗时刻,当前铝价下行业陷入普遍亏损。今年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造成需求延后释放,而电解铝企业具备生产连续性的特点,春节后电解铝供应过剩问题凸显,价格持续下滑,近期加上全球市场悲观情绪释放,铝价进一步加速下挫。与此同时,电解铝上游原料端氧化铝、预焙阳极等生产相对灵活,节后开工率相对较低,在电解铝企业保持高生产强度的情况下,氧化铝、预焙阳极出现阶段性短缺,价格显著上涨。根据亚洲金属网数据,截至昨日(3月23日),氧化铝和预焙阳极价格分别收2555元/吨和2850元/吨,分别较1月底上涨90元/吨和200元/吨,涨幅分别为3.65%和7.55%,以吨电解铝消耗氧化铝1.92吨、预焙阳极0.5吨计算,对应电解铝原材料成本上升272.8元。铝企利润显著收缩。根据阿拉丁统计,以3月23日价格来看,当前电解铝现货价已经低于电解铝行业现金成本曲线,电解铝企业或陷入全行业亏损。
高库存、低价格下,铝企同时面临较大的现金流压力。截至本周一(3月23日),电解铝社会库存增至166.4万吨,较年初增长105.4万吨。铝厂库存方面,根据阿拉丁调研数据,电解铝厂铝锭库存在2月下旬累至66.8万吨后有所回落,但随着近期铝价的暴跌,厂库再度出现回升。这对于电解铝企业来说,一方面是终端需求强度仍低,需求相对有限,另一方面,即便有足够的需求,目前价格下出售也意味着高亏损,而若想暂缓发运等待价格改善,则面临着厂内库存压力增大和现金流方面的较大压力。
目前已有部分企业停产检修或主动减产,行业出现见底信号,预计新建产能投产进度也将普遍延后。由于电解槽停复产成本高,一般电解铝企业不轻易减停产,而当前铝价持续下跌之下,铝企亏损情况加剧,部分铝业开始对电解槽进行检修,或主动减停产。根据阿拉丁统计,截至3月23日,电解铝累计减停产规模达34万吨,包括重庆、贵州、甘肃、青海、山西部分相对高成本的电解铝厂出现减停产,行业见底信号出现。同时,如果铝价持续低于铝企现金成本线,预计行业减停产规模将有进一步的扩大。此外,根据百川资讯统计,截至3月19日,今年电解铝已建成且待投产的新产能105万吨,其中已经投产21.5万吨,年内另在建且具备投产能力的新产能达397万吨。考虑到目前价格下行业普遍亏损,预计新产能的建设进度也将大大放缓,预计投产时间将普遍延后。
后续铝价和电解铝利润怎么看?我们认为,短期电解铝价格或达到阶段性底部,但不排除随着电解铝企业减停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原材料价格出现下跌,从而使得成本支撑进一步下移。目前下游需求已经在逐步恢复,电解铝需求端主要集中于建筑(铝门窗、建筑幕墙等,属于地产后周期)、交通运输、汽车等产业,特别是地产竣工端改善趋势明确,未来相关刺激消费政策的可能出台也有望改善汽车领域铝消费,此外,电力用铝有望成为逆周期调控加码的重要领域,电解铝需求改善可期。同时,年后阶段性的供需错配不改氧化铝绝对产能过剩格局,后续电解铝利润有望改善。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持续低迷;原料与铝价出现螺旋式共振下跌;海外突发事件影响铝土矿、氧化铝等供应,造成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