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海通证券-600837-2019年年报点评:交易业务强势增长,上海国企改革可期-200327

《中信证券-海通证券-600837-2019年年报点评:交易业务强势增长,上海国企改革可期-200327(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海通证券-600837-2019年年报点评:交易业务强势增长,上海国企改革可期-200327(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供给侧改革和头部集中是证券行业中长期选股逻辑,作为头部券商的海通证券,以证券牌照为基础,向租赁和银行领域拓展,由境内业务向境外扩展,已形成跨牌照和跨区域的综合金融优势。2019年,海通证券受益于交易投资业务强势增长。2020年,公司定增股份中超过50%将由上海国资增持,在上海金融国企改革背景下,公司如何构建更加市场化的经营机制,值得观察。
业绩增长符合预期,交易业务强势增长。2019年,海通证券实现营业收入344.28亿元,同比增长44.87%;归母净利润95.23亿元,同比增长82.75%;摊薄EPS为0.83元/股;摊薄ROE为7.42%,上升3.35个百分点;BVPS为10.96元/股。业务板块来看,利润增长主要来自于交易投资业务,交易业务利润增长59.1亿元,财富管理业务利润下降1.2亿元,投资银行业务利润增长2.1亿元,融资租赁业务利润下降0.3亿元,其他业务利润增长0.03亿元。
商业模式转型,业务均衡发展。2019年,公司坚定推行财富管理转型,聚焦存量客户价值挖掘,现金、量化对冲和固收的明星产品日均保有量翻倍增长。资管业务去通道化并加强主动管理,海通资管管理规模虽下降12.2%,但资管收入增长39.3%。融资业务通过主动调整结构,做实资产包,股权质押规模履约保障比例由年初的195%升至300%。境内股权投行全年申报IPO项目22单,累计在会审核项目30单,排名行业第五。
境外投行业务表现强劲,海通国际业绩增长51.96%。2019年海通国际(00665.HK)实现净利润15.51亿港元,占比集团净利润14.8%,其中投行业务贡献40%利润,排名五大业务板块首位。2019年,海通国际在全球市场共完成了49个IPO项目和58个股权融资项目,其中在香港完成了44个IPO和48个股权融资项目,项目数量位列香港市场第一;全年累计完成247单债券发行项目,树立了在中资地产债券市场的绝对领先优势。
上海国资拟增资,国企综合改革可期。2019年,上海市公布区域国企改革方案,提出“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形成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国资布局,将一批企业集团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根据公司公告,2020年,海通证券计划定向增发募集资金不超过200亿,其中上海国资旗下上海国盛集团和光明集团拟认购约110亿,凸显上海国资对海通证券发展的支持力度。大股东增资后如何构建更加市场化的经营机制,值得观察。
减值风险稳步释放,资产质量值得关注。2019年公司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增加12.3亿。其中:5.14亿来自母公司,5.1亿来自海通恒信。母公司减值损失主要源于公司债风险增加;海通恒信减值增加主要由租赁会计准则变化和业务规模增长所致。市场关注的股权质押业务,2019年末海通股权质押规模417.87亿元,其中处于第三阶段(高风险)规模46.92亿,占总质押规模10.9%,全年股质新增计提减值1.9亿元。
风险因素:股票市场大幅下跌,交易量大幅萎缩,信用减值风险大幅暴露。
投资建议:供给侧改革和头部集中是证券行业中长期选股逻辑,作为头部券商的海通证券,以证券牌照为基础,向租赁和银行领域拓展,由境内业务向境外扩展,已形成跨牌照和跨区域的综合服务优势。在上海金融国企改革背景下,需观察公司如何构建更加市场化的经营机制。在2020年A股日均7000亿交易额的核心假设下,我们预计公司2020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2.87%,全年EPS为0.93元,BVPS为11.90元(原预测EPS0.84元,BVPS11.60元);新增21年EPS预测1.08元,BVPS预测12.98元。目前公司A股动态PB为1.10倍,维持“持有”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