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三联虹普-300384-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国内领先的聚合材料EPC供应商,锦纶+再生材料双轮驱动-211220

《中信证券-三联虹普-300384-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国内领先的聚合材料EPC供应商,锦纶+再生材料双轮驱动-211220(2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三联虹普-300384-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国内领先的聚合材料EPC供应商,锦纶+再生材料双轮驱动-211220(28页).pdf(2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原生、再生、可降解聚合材料生产工艺技术提供商,随着近年来己内酰胺、己二腈等锦纶关键原料国产化陆续突破,国内锦纶市场空间有望迅速打开,锦纶产能放量有望推动公司聚酰胺EPC业务高速增长。 另一方面,碳中和背景下,国内外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进入高速成长期,公司再生及可降解材料EPC业务有望充分受益。 近两年疫情冲击公司新接订单、项目执行,但公司业务正逐步回归正常化,未来3-5年聚酰胺EPC、再生及可降解材料EPC业务双轮有望驱动公司业绩进入高增长期。 我们预测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2.03/2.70/3.57亿元,对应EPS预测0.64/0.85/1.12元,当前价格对应2021-2023年36/27/20倍,综合参考可比公司PE估值、PEG估值,按照2022年33倍PE,给予28元目标价,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原生、再生、可降解聚合材料生产工艺技术提供商。 公司是国内锦纶EPC龙头,提供定制化一站式整体技术解决方案,涵盖从规划到开车全过程,截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形成的聚合、纺丝成套技术已覆盖国内80%的产能。 公司作为一家专注于合成纤维及其原料生产技术及装备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在聚酰胺(PA6、PA66、PA12、PA56)等领域深耕多年,并进一步扩展至再生聚酯、再生纤维素纤维(Lyocell)、智能制造等。 公司具有世界领先的全套工艺技术,集工程化、自动化和数字化于一体,提供一站式“交钥匙”工程解决方案及服务,满足客户多样化的生产需求,用科技为客户创造价值。 ▍锦纶产能快速扩张,公司订单充足,享受红利。 伴随上游关键原料国产化工艺逐步突破,己内酰胺及己二腈产能有望不断释放,国内锦纶消费有望进入快速放量阶段,同时下游整体需求旺盛,新建锦纶产能持续提升。 我们统计目前国内在建及规划己内酰胺、己二腈产能超500万吨,锦纶产能超300万吨。 公司与客户建立长期良好的关系,预计未来公司将持续受益于客户扩产对设备的新增需求。 公司技术服务优势突出,具备全面自主知识产权,未来将不断地向着差别化、功能化、高端化方向持续升级。 ▍碳中和推动再生聚酯高增长,公司收购Polymetrix拥抱蓝海。 材料循环可减少废弃物处置环节的碳排放,塑料循环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公司于2017年收购国际领先的聚合物加工及回收领域的固相增粘工程技术服务商Polymetrix,实现原生聚酯、再生聚酯的工艺闭环。 Polymetrix被收购后营收大幅增加,国内高性能聚酯-SSP订单充足,海外再生聚酯、高性能聚酯-SSP订单旺盛。 目前公司再生聚酯订单多在海外,受益于中国碳中和、循环经济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预计国内相关产业将逐步进入高增长阶段,公司再生聚酯业务有望充分受益。 ▍风险因素:锦纶原料国产化及下游需求放量不及预期;再生及可降解材料行业国内发展不及预期,子公司Polymetrix商誉大幅减值;疫情影响公司订单数量及执行情况等风险。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际先进的原生、再生、可降解聚合材料生产工艺技术提供商,随着近年来己内酰胺、己二腈等锦纶关键原料国产化陆续突破,国内锦纶市场空间有望迅速打开,锦纶产能放量有望推动公司聚酰胺EPC业务高速增长。 另一方面,碳中和背景下,国内外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进入高速成长期,公司再生及可降解材料EPC业务有望充分受益。 近两年疫情冲击公司新接订单、项目执行,但公司业务正逐步回归正常化,未来3-5年聚酰胺EPC、再生及可降解材料EPC业务双轮有望驱动公司业绩进入高增长期。 我们预测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2.03/2.70/3.57亿元,对应EPS预测0.64/0.85/1.12元,当前价格对应2021-2023年36/27/20倍,综合可比公司PE估值、PEG估值,按照2022年33倍PE,给予28元目标价,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