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横店东磁-002056-2021年三季报点评:成本端压力或趋缓,关注光伏、锂电扩产-211025

《中信证券-横店东磁-002056-2021年三季报点评:成本端压力或趋缓,关注光伏、锂电扩产-211025(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横店东磁-002056-2021年三季报点评:成本端压力或趋缓,关注光伏、锂电扩产-211025(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90.08亿元,同比+63.80%;实现归母净利润8.85亿元,同比+34.19%,Q3实现归母净利润3.39亿元,同比+7.32%。 展望全年,公司扎实推进“磁材+器件+解决方案”布局,磁材业务基本稳定,光伏与新能源业务持续扩产,器件业务开拓环形器/隔离器及电感等新品。 我们维持公司2021-2023年EPS预测为0.77/0.94/1.03元,维持“买入”评级。 ▍各业务稳步推进,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4%。 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90.08亿元,同比+63.80%;归母净利润8.85亿元,同比+34.19%,一方面源于疫情影响趋弱后下游需求开始回暖,另一方面公司扩产的光伏、锂电业务稳步推进,贡献增量业绩;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58亿元,同比+28.97%,非经收益约1.27亿元,同比+76.39%,主要为政府补助。 分季度看,Q1/Q2/Q3收入分别为26/31/33亿元,同比+91%/+71%/+43%,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5/2.81/2.80亿元,分别同比+172.34%/+26.18%/-8.15%,Q3收入表现好于利润表现,主要源于上游原材料涨价、海运费用上涨等抬升成本。 ▍Q3毛利率回暖,成本端压力或有所趋缓。 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19.40%,同比-4.67pcts,主要源于今年以来硅料等原材料以及远洋运费等成本上扬。 但是分季度看,公司Q1/Q2/Q3毛利率分别为22.89%/16.58%/19.36%,同比+0.78/-7.63/-5.73pcts,Q3环比Q2提升2.78pcts,预计公司一方面通过价格调整进行传导,另一方面上游原材料涨价或有所趋缓,缓解成本端压力。 费用端,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管理+财务+销售费用率同比-2.64pcts至5.11%,研发费用率同比-0.2pct至5.63%。 此外,公司在建工程达到7.4亿元,相对年初增长356%,彰显公司加速扩产趋势,后续产能落地料将贡献增量业绩。 ▍磁材业务下游延伸,光伏业务逐渐投产。 (1)磁材业务:2021H1收入同比+36.34%至19.86亿元。 随着疫情影响趋弱,公司生产和经营同比有所改善。 在传统领域需求萎缩的背景下,公司一方面积极开拓基站、服务器等增量型新基建领域,另一方面凭借磁材行业领先地位,巩固并提升老客户供应比例,市占率逆势提升。 (2)光伏业务:2021H1收入同比+138.55%至29.67亿元。 疫情减弱后,国内外业务需求量增加,公司扩产亦逐步落地,1.6GW电池片项目于2020年8月份投产,电池产能达到4GW,同时亦在扩产4GW高效大尺寸单晶电池项目和2GW高效组件项目。 截止2021年底,预计公司将拥有年产600MW硅片、10GW电池、5GW组件的产能。 目前,4GW电池项目已进入设备工艺调试阶段,2GW组件项目主厂房基建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建成后分别新增销售收入29/24亿元,年利润总额2.26/0.58亿元。 ▍推进磁材+器件+解决方案布局,关注器件新业务拓展以及新能源盈利改善。 (1)振动器件:2021H1收入同比+31.37%至2.66亿元。 虽然传统马达产品一定程度受下游手机市场拖累,但公司积极开拓基于磁材的新产品,包括面向5G基站的环形器/隔离器(已为3-4家通信设备商批量供货)、电感产品(已供应汽车电子及服务器领域,逐步切入消费电子领域)。 (2)锂电池:2021H1收入同比+96.94%至3.24亿元,公司积极开拓除汽车外的小动力领域,包括电动二轮车、吸尘器、电动工具、便携式储能等。 此外年产1.48亿支高性能锂电池项目已于2021年8月17日投入生产,正处于产能爬坡阶段,预计投产后可实现年新增销售收入8.03亿元,年利润总额1.1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