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证券-探求旅游数据低迷的原因-211025

《东方证券-探求旅游数据低迷的原因-211025(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方证券-探求旅游数据低迷的原因-211025(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研究结论疫后修复之年,旅游数据曾备受期待,但疫情防控,以及经济下行带来的收入增长压力,使得过去的多个假期中旅游相关数据都没有能够恢复到疫情之前。 为什么在媒体发布拥挤游客照片、部分景点甚至采取限流措施的同时,旅游数据并不如预期强劲?为什么旅游总收入的恢复较旅游人次的恢复更慢一拍?各个地区在修复程度上是否存在差异?在解读旅游数据的同时,这些疑问无法避免,本文将对此进行解读。 局部疫情反弹、防控措施加码是“省内游”占比提高的最主要原因。 多省在节前倡议国庆假期原地过节,部分企事业单位出省即需报备,部分中小学要求学生及家长非必要不出省,综合导致“省内游”更受欢迎:“2021年国庆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显示,今年国庆假期49.1%的游客选择省内跨市游,比去年提升4.1个百分点,88.3%的游客出游距离在300公里以内。 在此背景下,民航修复弱于铁路,机票价格低于2019年同期。 据国铁集团,2021年9月28日-10月7日铁路日均发送旅客较去年同比下降3.71%,为疫情前2019年同期数据的80.9%;与此同时,根据民航局公布数据,2021年国庆假期(10月1-7日)全国民航运输日均人次相比2020年同期下降19.6%,相比2019年同期下降27.4%。 需求压力下机票价格走低,根据“去哪儿”网站,部分热门航线机票平均价格比2019年国庆假期低三成左右。 西部承接了“境外游”受阻后的长途出行需求,西藏、青海机场航班架次创下新高,但边境地区旅游数据亮眼的前提是没有突发疫情。 10月3日伊犁州霍尔果斯市发现两例新冠无症状感染者,导致大量游客滞留当地,对新疆的旅游数据造成负面影响。 各个省份恢复差异较大,上海、湖北、河南、江西、贵州、广西五省市的旅游人次数据已经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这一修复的背后有着政策的推动,中部地区表现突出。 以湖北为例,相关举措包括上半年赴全国四大区域十大城市开展旅游宣传推介、国庆节前长江中游三省旅游消费大联动、集中发放旅游消费券、各类交通基础设施的打造,等等。 以长江中游三省旅游消费大联动为例,涉及湖北、江西、湖南三省,重点举措之一就是发行“三省旅游一卡通”:一卡通涵盖三省300家以上签约景区,门票总额价值约2万元,有效期内(有效期1年)持卡免门票不限制入园游玩次数,售价为300元。 人均旅游消费在地区层面上的差异同样巨大。 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海南五省市人均消费破1000元,而福建、河南、湖北等省份人均消费在400、500元左右。 增长趋势方面,北京、广西、辽宁、上海等地的人均旅游消费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或以上水平,新疆、内蒙古、福建的人均消费则不足疫情前一半。 我们认为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市内游、周边游的配套设施往往发展得更为完善,人均旅游消费得以在已经比较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二是近年来各地特色小镇、生态农庄、主题公园等旅游项目蓬勃发展,以小红书、抖音为代表的新型社交媒体进一步为消费者提供了“网红打卡点”指南,而这些“新晋”著名景点开发程度相对低,人均消费不高。 风险提示:国庆后疫情传染链已波及多个省区,对出行数据构成新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