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碳中和系列研究之十:能源革命的指挥棒指向何方?-211025

《浙商证券-碳中和系列研究之十:能源革命的指挥棒指向何方?-211025(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碳中和系列研究之十:能源革命的指挥棒指向何方?-211025(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报告导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工作目标,是我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代表“1”的纲领性文件,未来系列产业政策均将围绕这一指导精神展开。 意见明确2060非化石能源占比80%《意见》与此前规划相比:一是明确206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80%。 本次《意见》关于2025和2030年的数量型目标基本延续十四五的指标体系;2060年的目标则化繁为简,数量型指标方面仅明确“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说明该项指标是未来目标体系演化的核心,也是系列产业政策推行围绕的重点。 二是对于碳汇碳捕捉的要求相对弱化。 强调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对于碳中和更加强调排放端的管理,核心理念仍然是基于现有各项新能源技术基础的线性外推。 碳达峰将带来产业变革双碳推进过程中,推进工业领域低碳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是必然趋势,低碳材料、低碳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将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碳排放的主要方式,这个过程将带来大规模的产业变革,经济发展模式将由能源依赖转为技术依赖,随着生产材料、技术的转型升级,除行业自身外,其对上下游相关行业均会产生相应的拉动和推动作用。 但各行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尚存不确定性,仍有待“N”的发布进一步明确。 1+N体系未来仍会出各大行业双碳具体政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系统性变革,涉及领域和行业之广,需要各行业协同行动,预计“1+N”体系未来仍会出各大行业双碳具体政策。 意见中也明确提及“制定能源、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交通、建筑等行业和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当前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试点已拉开序幕,重点行业减碳路径渐明晰。 既注重能源也注重能效其一,调整能源结构,降低化石能源使用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经。 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自于化石能源消费,减少碳排放的重点之一是优化能源结构,在双碳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中国能源结构将出现重塑。 其二,推动能源高效化发展,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也是促进碳减排的重要手段。 意见明确提出“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加快实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打造能效‘领跑者’”,提升能效本质上是提升单位能源的经济效益,即每单位能源能生产更多的GDP,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碳排放增长逐步“脱钩”的重要举措。 节约优先是重要原则节能优先是实现双碳目标重要的工作原则,我们认为其核心在于通过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能源资源的节约。 持续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提高投入产出效率是实现节能优先原则中的关键。 我们认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或是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助力。 氢能发展不可小视《意见》指出,“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我们认为,《意见》肯定了发展氢能在碳达峰、碳中和过程中的重要性。 氢能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在碳中和的多个领域都大有可为,未来氢能的发展不可小视。 能源电力价格市场化改革是关键我们认为,能源电力价格市场化改革是双碳工作中的关键步骤。 一方面,从有利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