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商业零售行业生鲜到家专题之二:当我们讨论生鲜到家时,我们在/该讨论什么?-200409

上传日期:2020-04-09 14:26:52 / 研报作者:徐晓芳 / 分享者:1007877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商业零售行业生鲜到家专题之二:当我们讨论生鲜到家时,我们在/该讨论什么?-200409.pdf
大小:994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商业零售行业生鲜到家专题之二:当我们讨论生鲜到家时,我们在/该讨论什么?-200409

中信证券-商业零售行业生鲜到家专题之二:当我们讨论生鲜到家时,我们在/该讨论什么?-200409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商业零售行业生鲜到家专题之二:当我们讨论生鲜到家时,我们在/该讨论什么?-200409(2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商业零售行业生鲜到家专题之二:当我们讨论生鲜到家时,我们在/该讨论什么?-200409(20页).pdf(2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当我们在讨论生鲜到家时,我们在讨论相关指标高增长、产业与资本再入局;我们还应该讨论生鲜到家模式的创新点(极致便利、数字化运营)和局限性(零售而非互联网、供应链需时间沉淀);我们更需讨论中国生鲜及商超品类的消费分层、区域纵深、梯级演进。
  我们在讨论:生鲜到家高增长,产业与资本再入局。疫情期间在外用餐回归居家用餐,生鲜&食品需求转移至零售端,社区封闭式防疫使生鲜到家需求激增(2019年生鲜消费量:机构团体19%/餐饮服务30%/零售51%)。生鲜到家各参与方迎来高增长:用户数大幅增加,客单价、客单量快速增长,毛利率提升,获客成本降低。疫情加速了生鲜品类线上渗透率提升的进程(2019年仅6.3%),典型线下商超线上占比也快速提升。产业及资本加大对到家业务的投资。
  我们还应该讨论:生鲜到家的创新性和局限性。创新:便利和数字化运营。生鲜到家配送时效普遍为0.5~1小时,极致体验极致便利;互联网和初创类企业信息系统建设起点高,利用数字化指导选址选品、门店运营、精准营销等。局限:“生鲜+自营”制约了互联网属性,其供应链建设和传统商超无本质差异。生鲜供应链的建设需要时间、人才、资本的积累,大部分生鲜到家企业的供应链建设尚需时间沉淀。前置仓:优势在于高平效,稳态下毛利率将高于传统商超;劣势在于可变成本占比高。各初创企业当前重在提升单量,中长期重在提升毛利率。
  我们更需要讨论:消费分层,区域纵深,梯级演进。中国消费市场区域纵深,对价格/品质/丰富度/时间敏感的消费者并存。目前,传统一线、新一线城市到家业务竞争激烈(盒马/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美团买菜一线和新一线城市门店数量占比分别为90%/88%/96%/100%),但二三线城市到家业务尚处起步阶段,初创类企业下沉有难度。全国商超龙头高鑫零售/永辉超市2~5线城市门店数量占比92%/87%,互联网到家业务尚未对其产生重大影响,真正产生重要分流的是各类社区生鲜、水果连锁等小业态。二三线城市与一线、新一线城市在电商、消费习惯、购买力等发展方面存在3年左右的滞后;伴随消费升级,未来必将与高线趋同;线下商超龙头在低线拥有网点、供应链、客户等先发优势,未来2~3年是其在低线城市拓展线上业务的重要窗口期。
  风险因素:1)疫情或影响居民收入及购买力;2)资本涌入,竞争失序。
  投资策略。推荐:1)依托阿里系的流量、场景、配送,发挥自身供应链、运营、线下会员等优势,到家业务已实现盈利并处于快速增长期的高鑫零售;2)线上独立运营,以商品、服务集聚高粘性忠诚用户的天虹股份;3)在到家业务上积极探索,持续迭代的永辉超市、步步高。另建议积极关注当前线上占比尚小,但具备网点、供应链、会员等优势的家家悦、苏宁易购(家乐福)、中百集团。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