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电商行业:海外市场,本地生活争夺战-200410

《国盛证券-电商行业:海外市场,本地生活争夺战-200410(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电商行业:海外市场,本地生活争夺战-200410(24页).pdf(2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阿里巴巴本地生活业务全军出击。2020年开年,阿里本地生活业务就动作频频。饿了么口碑接连进行组织调整、业务融合,以及宣布全资收购客如云、制定多个措施赋能商家。支付宝更是“亲自下场”,宣布升级为数字生活开放平台,将其超6亿月活的流量开放给饿了么口碑等平台商家。
四万亿本地生活市场,终有一战。2019年国内本地生活线上市场规模约4.5万亿。赛道上的龙头企业是美团和阿里巴巴,分别凭借美团外卖大众点评、和饿了么口碑飞猪等流量平台提供外卖、到店餐饮、酒旅等业务。以外卖业务为例,2019Q3美团外卖市占率超六成,饿了么市占率超三成。
今年疫情为本地生活商家带来重大冲击,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也受到显著负面影响。此时商家更需要平台的鼎力扶持,洗牌或是重新布局的时机。
阿里vs.美团:正面对决,商家争夺战打响。美团和阿里本地生活相争多年。流量端,阿里凭借淘宝和支付宝等超级APP的支援在奋力追赶;商家端,美团凭借地推铁军的强劲战斗力建立了高壁垒;在中台建设上,美团在商家供应链支持体系上优势显著,而阿里亦具有数据赋能上的优势。
此次阿里的进攻主要瞄准了商家;通过流量扶持、佣金补贴、中台支持等措施争取更多商家的青睐。如果阿里在商家端的竞争态势得以改善,那么整体本地生活竞争格局或生变化。
微信:去中心化生活服务业态逐渐浮现。相较于阿里和美团的高举高打,微信的打法要轻得多:微信自身为商家搭建了朋友圈广告、小程序、微信支付等底层基础设施;在更重运营的商家服务上,微信则通过有赞微盟等SaaS服务商、以及物流公司等物流配送服务商来完成。
微信的去中心化模式大大降低了商家的流量成本,也得到了不少商家的青睐。今年3月上旬,餐饮行业的微信支付总笔数同比增长135%。随着其本地生活服务生态的成熟,微信也将为本地生活竞争格局带来新的扰动。
商家新基建,一场必争之战。除了阿里、美团、微信三强,拼多多和抖音等也在寻找本地生活业务的入场点。高频次消费、高地推门槛、高密度配送体系等属性,决定了本地生活业务是一个市场规模接近电商、竞争壁垒或比电商还高的赛道。作为数字化时代商家新基建的建设者,平台争夺的不仅是本地生活,更是电商最后一公里。未来,随着各大平台对本地生活新基建的加码,不仅阿里、美团等平台的生活服务布局有望得到提升,商家和服务商也会因新基建的完善而得到更有力的支持和更蓬勃的发展。
重点标的:阿里巴巴、美团点评、中国有赞等。
风险提示:餐饮等线下商家受疫情冲击超预期,平台扶持力度弱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