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银行业2020年3月金融数据点评:宽货币卓有成效-200410

《中信证券-银行业2020年3月金融数据点评:宽货币卓有成效-200410(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银行业2020年3月金融数据点评:宽货币卓有成效-200410(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3月金融数据显著超预期,宽货币卓有成效。宏观杠杆率阶段性上升支持复工复产下,预计二季度金融条件保持积极,资金+贷款利率下行带动存款降成本政策思路明确。
事项:中国人民银行公布,2020年3月社融新增5.2万亿(同比多增2.2万亿)、余额增速11.5%(较上月提高0.8pct),新增人民币贷款2.9万亿(同比多增1.2万亿),2月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0.1%,较1月高1.3pct。同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发布会。(新浪财经,https://finance.sina.cn/2020-04-10/detail-iircuyvh7022998.d.html)
金融数据显著超预期,体现宽货币效果。3月新增社融5.2万亿(市场一致预期3.2万亿),创历史最高月增量记录。M2增速录得10.3%,为2017年二季度以来最高水平,当月增速提升1.3pcts,亦为近年来最高增幅。总体看,3月货币当局通过再贷款、降准等方式实现基础货币的充裕释放,并加强信贷投放、债券发行的引导,宽基础货币→宽信用派生→宽广义货币的效果显现。
社融:信贷、表外、直融项目全面发力。1)实体贷款:本币贷款同比多增1.1万亿,供给侧监管激励与引导(如,再贷款加码)、需求侧逆周期政策加码均有作用;外币贷款月增量重返千亿规模或与当月美元流动性紧张相关;2)表外项目:三项总计同比多增1385亿,主要是未贴现银承汇票的显著修复(同比、环比多增1453亿/6779亿),预计部分企业复工复产后开票量提升,委托信托贷款总体平稳未构成拖累;3)债券发行:企业债券、政府债券净发行9953亿/6363亿(合计同比多增9314亿),充分体现了政策引导的效果(2月底集中发行的部分地方债计入3月数据核算亦有关系)。
贷款:对公投放积极,个贷逐步修复。1)对公贷款为投放主力,2.1万亿增量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各期限品种均有不错表现,结合近期草根调研我们判断原因在于:①基建项目落地带动中长期投放增加;②再贷款引导中小微加速投放;③本息延期还款政策亦带来信贷规模支撑(银保监会数据看,涉及贷款本息7000亿);2)零售品种均有修复:当月居民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分别增加5144亿/4738亿(同比多增850亿和133亿),个人经营贷款和消费贷款或为主要支撑(根据发布会,3月经营贷同比+13.3%,消费贷3月由降转升);3)票据增而非银降,一定程度说明票据贴现等实际需求在增加(非单纯额度占用)。
存款:派生与转移下,实体存款增长乐观。3月一般性存款(居民+企业存款)增加5.6万亿,为历史最高月增量。1)个人存款增长2.4万亿,除个贷恢复带来的存款派生外,预计居民消费仍偏弱也带来了存款的沉积;2)对公存款增长3.2万亿,贷款投放、财政支持(当月财政存款继续同比多降425亿)或为主因。但值得注意的是,3月M2增速大幅提升1.3pcts的同时,M1增速环比仅小幅改善0.2pct,对公存款定期化的背后,反映企业实际经营动能实际仍然偏弱。
货币政策展望:二季度金融条件保持积极,降成本政策思路明确。1)总量投放仍将偏宽,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表示“宏观杠杆率阶段性上升是为了支持复工复产”,判断当前全产业链复工复产阶段总量充裕无虞,我们预计二季度存量社融增速将在11.5%-12%区间运行,其中4月社融/实体贷款增量或在2万亿以上/9500亿以上。2)资金+贷款利率下行带动存款降成本,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锋司长提及“类存款产品如货币基金的收益率降到了2%以内,已低于银行一年期存款实际执行利率……银行高息揽储动力也会下降,从而引导存款利率下行”,预计短期内存款基准审慎调整,后续降成本或更多依靠资金利率(替代作用)和贷款利率下行(反向作用)。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增速大幅下滑,银行资产质量超预期恶化
投资观点:宽信用卓有成效,预计二季度金融条件保持积极,逆周期+激励相容的宏观政策发力,有望逐步改善“经济走弱+银行让利”的板块悲观情绪,当前银行股极低估值酝酿绝对收益资金的极佳配置机会。投资组合上,择机配置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常熟银行,关注低估值的兴业银行、南京银行、光大银行、杭州银行等。H股重点关注工商银行(H)和邮储银行(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