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证券-市场及行业观察:全球水龙头开动,历次QE影响如何?-200412

《方正证券-市场及行业观察:全球水龙头开动,历次QE影响如何?-200412(3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正证券-市场及行业观察:全球水龙头开动,历次QE影响如何?-200412(33页).pdf(3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结论
(1)美联储作为全球水龙头,在美国新冠疫情爆发后,连续非常规降息并重新启动QE,对全球资产有较大的影响,通过梳理次贷危机后的三次QE的影响,能够更好地理解此次量化宽松的影响。
(2)美国前三轮QE推出背景均为经济下滑,经济下滑的性质不同,QE政策的演绎各异。
(3)美国前三轮QE对全球流动性造成的影响不同,后两轮QE各国货币政策并未明显跟随。
(4)美国前三轮QE对大类资产的影响在递减,QE对于风险资产的提振作用趋弱。
(5)本轮QE节奏类似于“放大版”QE1,其对风险资产价格依然有提振作用,后续能否持续提振取决于经济改善的状况。
摘要
1、美国前三轮QE推出背景均为自身经济下滑,经济下滑的性质不同,QE政策的演绎各异。具体来看,QE1的背景为金融危机时期,美国经济进入实质性衰退阶段,市场预期极度悲观,短期衰退可能演变为长期萧条。经过10次降息后,传统货币政策已经没有空间,但经济仍未见起色,美联储于2008年11月开启QE1并于2009年3月加码,2010年经济好转后于4月正式退出QE1。QE2之前美联储进行了预期管理,背景是欧债危机影响下,美国的核心通胀和失业率不及预期,美联储于2010年11月推出了QE2,历时八个月购买了6000亿美元的债券。QE3推出的背景是美国经济快速下滑,失业率高居不下,美联储于2012年9月推出了QE3,但经济颓势不止,随后于2012年12月加码,经过2013年12月的削减,最终在2014年10月底结束,期间美联储总共实施远超前两轮的购债规模,合计达1.7万亿美元。
2、美国前三轮QE对全球流动性造成的影响不同,后两轮QE各国货币政策并未明显跟随。具体来看,QE1期间全球经济体同步宽松,发达经济体普遍采用了“零利率或负利率+QE”的货币政策组合,中国由于经济率先复苏,货币政策由松到紧。QE2期间全球流动性有所分化,发达经济体跟随宽松,欧洲央行扩表的节奏同欧债危机更相关,新兴市场并未跟随,而是采取措施抑制本国货币的被动升值。中国央行则采取了“三率齐发”的从紧政策抑制通胀上行。QE3期间中日欧的货币政策反应各不相同,根据内部经济情况采取“以我为主”的政策应对。日本宽松政策跟随加力,加速扩表;欧央行在2012年欧债危机基本解决后就结束了量化宽松政策,经济开始缓慢回升,因此采取缩表加降息的货币政策组合;中国则是在2012年三季度大幅放松之后于2013年逐步收紧。
3、美国前三轮QE对大类资产的影响在递减,QE对于风险资产的提振作用趋弱。QE1推出时,美债收益率下行,全球风险资产止跌,但仍笼罩在金融危机的阴霾中,QE1加码后,风险资产反弹明显,期间美元指数持续下行。QE2从预期到落地的时期风险资产表现最好,美元指数走低,金价走高,美债收益率下滑,QE2正式落地后风险资产在脉冲式上涨之后会逐渐回落,整个QE2期间风险资产均处于上涨趋势,即使是后期从QE2明确退出到正式退出由于经济向好,风险资产趋势不改。QE3期间,美股和美元指数前期下跌,中后期上涨;A股和中美10年期国债走势均较为离散且相互独立;大宗商品基本都处于下跌状态。
4、本轮QE类似于QE1,其对风险资产价格依然有提振作用,后续能否持续提振取决于经济改善的状况。非常时期,当用非常之道,本次美联储开启无限量QE的背景是百年不遇的新冠疫情,其对经济冲击的程度巨大,因此,美联储在3月15日推出7000亿美元QE后,3月23日将QE表述改为“按照市场条件需要购买”,即不限量购买,截止4月8日,相较于3月11日,美联储扩表规模达到1.77万亿美元,其中购买了约1.11万亿的国债,相当于每个交易日进行了千亿级别的扩表,相比之下前三轮QE月度购买规模也很少达到千亿级别。本轮QE之前,以美联储去年8-10月连续三次降息为标志,去年下半年全球央行已经开启了同步扩表,而疫情发生后全球经济面临相同的困境,不存在QE2、QE3时期因为全球经济周期不同步导致流动性环境迥异的情形。因此,虽然由于各个经济体疫情阶段不同,宽松的节奏有所差异,但总体基调可比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同步宽松的情形。本轮美国加码无限量QE对风险资产价格有可观的提振作用,后续能否持续提振取决于经济改善的状况,如果经济增长随着疫情的消退出现好转,那么风险资产价格仍将保持升势。
风险提示:对比研究的局限性、各国货币政策出现重大变化、新冠疫情超预期蔓延、外围市场大幅下跌、其它危机爆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