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证券-有色金属行业跟踪疫:情终有得控日,锂钴机遇还复来-200417

《信达证券-有色金属行业跟踪疫:情终有得控日,锂钴机遇还复来-200417(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达证券-有色金属行业跟踪疫:情终有得控日,锂钴机遇还复来-200417(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期内容提要
特斯拉产业链价值与日俱增,锂钴企业持续受益。目前海外疫情有所缓和,同时特斯拉3月份在中国市场销量破万,叠加国产Model 3长续航后驱版和高性能全驱版开启预订,特斯拉股价再度上涨,对新能源板块的悲观预期有所修复,也再次拉升特斯拉产业链公司的估值。据GGII,3月LG化学凭借配套特斯拉model 3车型由去年同期国内装机量为零急剧增长至526MWh,且3月交付的国产model 3全部由LG化学装机,配套高镍21700电池,经测算单车平均电容量约52KWh。国产特斯拉放量将有效带动锂、钴需求增长。
深度绑定特斯拉等国际龙头车企将成为锂钴冶炼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特斯拉等欧美龙头车企除产品力、品牌力之外,对供应链管理也非常重视,尤其对电池及电池材料的认证非常严格,要求锂钴供应商具备足够大的产能规模、具备足够强的研发能力,以及无环境、人权等社会责任方面的问题。因此,能够进入特斯拉等国际龙头车企供应链本身就存在一定壁垒,长期深度绑定特斯拉等国际龙头车企将成为锂钴冶炼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持续在高端产品市场享受行业发展红利。
锂:疫情压制短期供需,但不改长期成长趋势。目前锂价继续维持底部弱势运行,短期来看,疫情在全球蔓延,对锂行业供给和需求均形成较大压制,虽然3、4月份盐湖、锂云母等具有相对成本优势的碳酸锂生产商开工率维持高位,但若需求恢复缓慢,产业链累库加重可能会导致锂盐厂主动减产。长期来看,疫情不会改变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中国将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延期两年以促进行业发展,且新能源汽车需求主要集中在中日韩欧美等经济大国,疫情结束后能在较短时间内重新恢复增长。另外,疫情可能会加速行业产能出清,这是在行业周期底部对锂矿和锂盐企业进行的一次极限压力测试,控制上游资源和深度绑定下游国际大客户的企业将具有明显优势。
钴:疫情可能造成钴供需错配,推动价格上涨。受疫情影响,一季度钴市场供需两弱,目前钴的主要需求国(中、日、韩、欧洲、美国等)均有缓和迹象,而钴矿主要供应国刚果(金)及周边运输途径国疫情的实际情况可能比数据显示的严重,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钴的需求可能会先于供给恢复,造成供需错配,推动钴价上涨。对于国内钴冶炼企业来说,为稳定生产,一般会储备6-9个月的钴矿石原料,以寒锐钴业为例,根据年报问询函回复,截止2019年末,公司钴矿石存货为6085吨(公司2019年钴产品产量为7953吨)。因此,短期内钴矿进口受阻对国内冶炼企业生产影响较小。
投资建议:从锂钴运行周期来看,目前均处于行业周期底部;从新能源汽车产业趋势来看,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以特斯拉为主导的产业链逐渐成型,同时欧美车系高镍化趋势有望推动氢氧化锂需求快速增长。关注产业链上游锂钴企业:赣锋锂业(凭借氢氧化锂产能和技术优势率先进入特斯拉、大众、宝马等龙头车企供应链,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更具成长属性)、寒锐钴业(钴冶炼龙头企业,若钴价上涨,业绩弹性较大)、二线氢氧化锂企业雅化集团和威华股份,以及洛阳钼业、中矿资源(子公司东鹏新材共有3000吨电池级氟化锂、6000吨电池级高纯碳酸锂产能,拟投资新建年产1.5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1万吨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线项目)。
受益于全球电动化趋势,建议关注锂钴的投资机会。维持有色金属行业“看好”评级。
风险因素: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导致全球经济增长下滑超预期;中小企业集中债务违约风险;钴、锂生产释放超预期或新能源汽车和消费电子需求增长低预期导致钴、锂价格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