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药硬核Q2会提前估值切换么?初探未来颠覆力量互联网医疗-200419

《国盛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药硬核Q2会提前估值切换么?初探未来颠覆力量互联网医疗-200419(2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药硬核Q2会提前估值切换么?初探未来颠覆力量互联网医疗-200419(28页).pdf(2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周回顾与周专题:本周申万医药指数上涨2.40%,位列全行业第4,跑赢沪深300指数,跑输创业板指数,印证了我们这几周周报强调医药具备比较优势的判断。本周周专题我们从宏观层面深入讨论了互联网医疗的投资机会,此外,我们对未来1-2年潜在获批的大品种进行了梳理,以及对疫情带来的医疗设备补缺口的潜在机会进行了梳理。
板板块观点:仍然看好医药相对收益,建议4-5月精选聚焦“新弹性”,6-7月重视优质标的大概率的2021年提前估值切换。近期医药表现较好的细分领域切换较快,从原料药到麻药再到新冠检测试剂,总结原因是:海外疫情部分地区超预期,加剧市场对于Q2外需行业担忧,更青睐内需、刚需驱动的抗风险行业,医药因同时兼弹性属性,市场更为偏好,考虑硬核资产估值并没有因为疫情影响而大幅调整、一季报扰动还未结束、估值仍然不便宜、持仓机构较多较密集,短期医药“新弹性”类细分领域更受市场青睐,另外因全球疫情影响时间维度不短,医药比较优势有望持续,因其确定性强,医药确定性强的有极强PEG性价比的优质标的有望在Q2末Q3初提前完成2021年估值切换。
一、医药基本面:全球疫情部分地区超预期,外需行业二季度确定性影响较大,Q3影响看疫情发展情况,医药影响相对较小(外需加持、内需中的长期确定性刚需同时不缺乏弹性),一季报医药仍有预期差。对疫情及医药基本面,我们做如下判断:(1)全球疫情第一波中国已经进入到尾声,疫情影响还有尾部递延,市场预期差逐步消失:国情体制成为最大优势,当下虽有被反输入压力以及无症状感染者的影响,但二次爆发概率不大,防控措施会持续升级,国内的疫情进度已经接近尾声。(2)海外疫情进入第二波最为艰难的欧美爆发高峰期,印度及亚非拉等有望成为全球疫情第三波,市场仍有预期差,但在脉冲式弱化,对实体经济冲击还需要长时间消化,外需板块二季度及后续影响较大:在我们的疫情发展研究四因素模型中,我们认为【早期反应速度、人口密度、流动性限制(隔离防控、群众重视)、筛查救治能力(检测、方舱、ICU)】是最重要的,四个维度影响都很大,欧洲部分国家逐步看到希望,美国拐点短期难现,印度等因为四因素都不到位有望成为全球疫情第三波中心,全球产业链影响应当重视。(3)对A股医药影响弱化,但仍然不能小视一季度影响预期差:医药板块绝大部分靠的是内需,少部分靠的是外需。对于内需,【消费意愿降低、医院就诊减少、复工延迟及开工率低】三大因素对板块产生阶段性扰动,像医药消费、医疗服务、非疫情相关医院用药及器械耗材、人力密集型细分领域都会受到影响,大部分将体现在一季度,少部分有二季度递延影响,部分损失有望在下半年补回,但是放到长期维度,一过性影响并不对医药主逻辑产生冲击;对于外需,理性判断,危机并存,同时影响判断也要依据疫情演变不断修正。我们认为:第一,中国已经成为疫情相关物资的重要输出国(比如部分器械设备、检测耗材、制剂原料药等),这是正向影响;第二,无论疫情演绎到什么程度,医药贸易国际化暂停的概率还是非常低的;第三,部分标的虽然外需下降会对其产生影响,也要从供给和需求综合分析,供给方面欧美竞争对手可能因为疫情产生更为直接的供给侧问题,进而改变中国部分医药企业的国际化竞争格局,包括原料药VAVE、CDMO、部分设备、制剂等等,整体勿需太过悲观;(4)一季报仍有预期差,不能因为几份靓丽一季报开始对板块一季报乐观:市场对于医药一季报的预期不一致、近期波动较大,上周因几分报表转向乐观,但我们认为是存在负向预期差的,只能说相对别的部分行业会好,预期差仍需消化。
二、医药估值:疫情并没有解决医药优质标的估值贵的问题,但其高估值状态未来有望成为新常态,一过性影响带来的阶段性调整都是中长期战略机会。一过性的疫情影响曾阶段性的带来了调整,但很快股价完成修复,当下看其实疫情并没有解决医药估值贵的问题,市场还存在部分担心,我们持不同观点,若疫情和一季报预期差逐渐被认知和消除,医药还会回到主线逻辑。从长期角度看,医药近5年持续处于“淘汰赛”的进程中(资本市场优质资产出现的速度慢于因政策产业变革而淘汰的速度,市场进入几年维度的“医药优质资产荒”),同时综合考虑资本市场资金结构改变的因素,在过去5年和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医药硬核资产高估值溢价有望成为新常态。同样,即使疫情对于优质公司短期基本面有冲击,可能整体股价反应会弱于基本面实际影响。
三、医药配置:医药优质特色细分领域很多,细分龙头精彩纷呈,难以直接比较,还看投资者偏好,配置“入围指标”是中长期赛道景气度(详见我们4+X框架),配置“日常调整依据指标”是市场风险偏好和估值性价比。对于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我们做了如下3个维度的配置思路建议:
(1)弹性思路――赛道景气度高、并有新逻辑加持:考虑估值弹性较大,包括兴齐眼药、贝达药业、智飞生物、沃森生物、博腾股份、药石科技等。
(2)稳健思路――赛道景气度不错、看明年提前估值切换:考虑业绩确定性和切换后PEG性价比,包括普利制药、乐普医疗、九洲药业、长春高新、恩华药业、丽珠集团、健友股份、东诚药业等。
(3)中长期配置思路――估值不便宜但赛道中长期景气度不错的硬核资产:考虑长期持续确定成长性及远景空间,包括恒瑞医药、药明康德、凯莱英、迈瑞医药、爱尔眼科、通策医疗、老百姓、大参林、益丰药房、我武生物、片仔癀、华兰生物、金域医学、泰格医药、美年健康等。
风险提示:1)负向政策持续超预期;2)行业增速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