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新材料行业半导体材料系列之一:技术迭代拉动硅片市场,国内产业布局曙光初现-200420

上传日期:2020-04-20 15:08:20 / 研报作者:袁健聪徐涛弓永峰 / 分享者:1001239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新材料行业半导体材料系列之一:技术迭代拉动硅片市场,国内产业布局曙光初现-200420.pdf
大小:3849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新材料行业半导体材料系列之一:技术迭代拉动硅片市场,国内产业布局曙光初现-200420

中信证券-新材料行业半导体材料系列之一:技术迭代拉动硅片市场,国内产业布局曙光初现-200420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新材料行业半导体材料系列之一:技术迭代拉动硅片市场,国内产业布局曙光初现-200420(5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新材料行业半导体材料系列之一:技术迭代拉动硅片市场,国内产业布局曙光初现-200420(51页).pdf(5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硅片是集成电路制备的重要材料,逐步向大尺寸发展,目前已经发展到以12英寸为主流尺寸。预计在逻辑芯片、存储芯片等拉动下,2023年全球12英寸硅片需求达到797万片/月,8英寸硅片需求604万片/月。目前全球硅片市场份额被海外垄断,国内硅片市场快速扩张亟需国产硅片填补空白。国内厂商借鉴海外龙头优秀企业的发展路径,通过政府支持、水平收购、垂直整合等手段发展壮大。建议关注即将上市的硅产业集团。
  硅片是集成电路制备的重要材料。硅片是制作集成电路的重要材料,通过对硅片进行光刻、离子注入等手段,可以制成各种半导体器件。全球95%以上的半导体器件采用硅作为衬底材料,从目前来看,硅片仍将维持主流半导体材料的地位。为了增加硅片上制作芯片的数量,提高硅片利用率,硅片正在不断向大尺寸发展,目前硅片以12英寸作为主流尺寸。
  下游应用需求上升有望持续带动硅片产量增长。12英寸硅片:主要用于生产逻辑、存储芯片等高端产品,2018年12寸硅片下游应用中,2DNAND和3DNAND占比分别为13%、20%,合计占比达到33%。预计3DNAND有望取代2DNAND成为驱动12寸硅片产能增长的主要因素。预计全球2019-2023年12寸硅片下游需求有望从641万片/月增长至797万片/月;8英寸硅片:主要用于生产模拟芯片及功率分立器件,受益汽车电子、5G通信等领域的快速发展,预计2019-2023年8寸硅片下游需求有望从567万片/月增长至604万片/月,推动8寸硅片市场向好。
  硅片全球市场份额现阶段被国外垄断,国内硅片市场快速扩张亟需国产硅片填补空白。据硅产业招股说明书数据,全球前五大半导体硅片供应商占据高达92.8%的产能。其中信越化学、日本胜高、德国世创、台湾环球晶圆与SK-Siltron占比分别为28.4%、25.1%、14.8%、14%、10.5%。2016-2018年中国大陆晶圆产能增速达到28%,远高于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同期中国大陆半导体硅片销售额从5.0亿美元上升至9.9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40%,远高于同期全球半导体硅片的26%。我们认为国内硅片需求快速增长,迫切需要国产硅片厂商发展壮大填补空白。
  中国大陆企业有望借鉴国际龙头发展经验扬帆起航。中国大陆硅片厂商主要包括上海硅产业、有研半导体以及天津中环股份等。其中硅产业集团通过借鉴行业新晋龙头中国台湾环球晶圆发展路径,通过持续并购增强技术产能储备和下游客户关系。公司通过并购上海新N、新傲科技、Okmetic补充12英寸大硅片和SOI硅片等相关技术,实现了在半导体硅片领域多产品线战略布局。
  风险因素:硅片下游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半导体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国内硅片厂商业绩不及预期。
  投资策略:硅片作为集成电路制备的重要材料,逐步向大尺寸发展,目前已经发展到以12英寸为主流尺寸。预计在逻辑芯片、存储芯片等拉动下硅片需求快速上升。目前全球硅片市场份额被海外垄断,国内硅片市场快速扩张亟需国产硅片填补空白。建议关注即将上市的硅产业集团,公司通过多次并购增强技术产能储备与下游客户关系,现已成为12英寸大硅片和SOI硅片的领先制造商。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