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0年第19期(总第403期):LPR下调幅度增大有利于经济企稳反弹-200420

《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0年第19期(总第403期):LPR下调幅度增大有利于经济企稳反弹-200420(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0年第19期(总第403期):LPR下调幅度增大有利于经济企稳反弹-200420(2页).pdf(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0年4月20日,人民银行公布了4月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年期、5年期LPR利率分别为3.85%和4.65%,与上月相比分别下降了20和10个基点。主要关注点如下:
第一,LPR下降表明货币政策加大了逆周期调节力度。疫情暴发初期,人民银行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但受国内外疫情的持续影响,信贷市场风险溢价不断走高等因素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下降有限,3月份一般贷款利率与年初相比仅下降了0.26个百分点。此后,货币政策又出台了一系列措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一方面,连续两个月定向降准加上调降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促使商业银行加大普惠金融领域贷款,助力小微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降低多种货币政策操作工具利率,通过利率传导机制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其中,7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下调20个基点至2.20%,MLF利率下调20个基点至2.95%。货币市场上DR007利率由月初的1.81%(4月1日)下调至1.46%(4月17日)。本次LPR大幅下调体现出近期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表明企业的融资成本将不断下降,也充分反映出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在不断增强。
第二,维持较低的利率水平有利于防止实际利率上升。当前我国工业生产领域面临通缩的风险。3月份PPI同比下降了1.5个百分点,其中PPI生产资料指数下降幅度较大,同比下降了2.4个百分点,与上月相比下降了1.4个百分点。受石油价格持续低迷等因素的影响,预计未来PPI难以快速扭转下降的趋势,低利率环境将持续一段时间。工业品价格的下降导致工业企业面临着实际利率的上升。本次LPR的下调将降低工业企业融资的名义利率,防止实际利率的上升抑制企业的投资意愿。
第三,宽松的流动性环境有利于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当前经济稳增长的重点在于总需求的提升,在内外需双降的局面下,积极的财政政策成为稳增长的关键。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购买政府债券是我国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宽松的流动性环境有利于财政政策发挥作用。此外,当前财政收入增长压力较大,财政支出将依靠大量的政府债券发行,低利率水平有利于降低政府的利息负担。
第四,未来货币政策将更加灵活适度。4月1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以更大的宏观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空间充裕,货币政策工具种类较多,有能力保持市场稳定,降低疫情对经济带来的冲击。其中,大型商业银行准备金率还处于较高水平,公开市场操作中各类结构性工具使用空间较大。预计未来货币政策将积极与财政政策配合,提升国内的总需求,保障经济快速反弹。一是继续引导贷款利率下行。预计未来货币政策还将降低公开市场操作以及MLF等工具的利率,引导LPR利率下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二是根据财政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行降准等货币政策操作。未来财政政策将通过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方式不断发力,新基建等领域的投入也将不断增大。货币政策有望继续降准以营造宽松的流动性环境,采取多种措施激励商业银行购买政府债券,提升财政政策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