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精锻科技-300258-2019年年报及2020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静待下游回暖-200421

《中信证券-精锻科技-300258-2019年年报及2020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静待下游回暖-20042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精锻科技-300258-2019年年报及2020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静待下游回暖-200421(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4月20日公司发布公告,2019年实现营收12.3亿元,同比-2.9%;实现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32.8%。其中,第四季度实现营收3.3亿元,同比+6.3%;实现归母净利润0.08亿元,同比-73.7%。2020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4亿元,同比-24.2%;实现归母净利润0.31亿元,同比-53.0%。公司年报、一季报业绩均在此前发布的业绩预告区间,符合市场预期。此外,公司发布了投资设立日本子公司和2020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公告。公司是国内精锻齿轮龙头,技术领先,客户优质,全球替代优势明显;短期业绩下滑主要系受新冠疫情影响,随着国内、海外逐渐复工,业绩回升可期。考虑新冠疫情影响,下调2020/21年EPS预测至0.42/0.54元(原0.45/0.57元),2022年EPS预测0.67元,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2019Q4及2020Q1业绩符合预期。公司发布公告,2019年实现营收12.3亿元,同比-2.9%;实现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32.8%。其中,第四季度实现营收3.3亿元,同比+6.3%;实现归母净利润0.08亿元,同比-73.7%。2020Q1,公司实现营收2.4亿元,同比-24.2%;实现归母净利润0.31亿元,同比-53.0%.,公司年报、一季报业绩均在此前发布的业绩预告区间,符合市场预期。公司2019年全年业绩有所下滑,主要系:1)国内汽车市场销量下行,国内收入比上年同期下降约7%;2)销售产品年降、原辅材料涨价、折旧费用提升、中美贸易摩擦、天津传动开始试生产以及宁波电控计提3300万商誉减值。公司2020Q1业绩下滑显著,主要系因新冠疫情影响下游需求。
公司毛利率有所承压,费用率有所上升。2019年公司毛利率为35.3%,同比-2.9pcts;2020Q1毛利率为33.6%,同比-4.2pcts,环比-1.2pcts,主要系受疫情影响。2019年公司费用率14.9%,同比+2.5pcts,有所上升。其中,销售费用率2.6%,同比+0.1pcts;管理费用率5.8%,同比+1.9pcts;研发费用率5.0%,同比+0.1pcts;财务费用率1.5%,同比+0.4pcts。2020Q1公司费用率为16.8%,同比+3.6pcts,主要系因疫情影响,费用率有上升趋势。
拟设立日本合资公司,发布2020年度定增预案。4月20日,公司还发布了投资设立日本子公司和2020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公告。公司拟于日本名古屋地区投资设立100%控股子公司,计划进一步开拓日系汽车零部件配套市场,提升公司主营业务的全球市占率,保证公司可持续发展。另外,公司拟通过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预计不超过10.08亿元,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关键零部件生产项目、差速器总成项目和偿还银行贷款。公司计划投资3.85亿元拓展新能源轻量化产品线,建设转向节80万件,控制臂70万件,逐渐齿轮210万件的产能;并计划加大对天津传动的投资,建设年产2万套模具及150万套差速器总成的产能。
公司技术领先,客户优质,电动化产品升级。公司掌握冷温热复合精密锻造的核心工艺技术,持续投入研发,2014年至今研发费用率稳定在5%水平左右。公司配套国内绝大部分主流外资品牌整车厂,包括大众汽车、通用汽车、福特汽车、丰田汽车等,国内和全球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在电动化趋势下,公司开始为主机厂配套电机轴和减速器轴,单车价值量在100-200元区间;公司的差速器配套业务也从锥齿轮产品向差速器总成升级,单车价值量提升在100-240元。2017年至今,公司已获得大众、格特拉克和沃尔沃等客户的提名,新项目订单充沛。随着未来新产品投放和天津工厂产能逐步爬坡,公司新的一轮成长即将开启。
风险因素:汽车销量不及预期;新冠疫情控制不及预期;电动化普及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考虑考虑新冠疫情影响,下调公司2020/21年EPS预测至0.42/0.54元(原0.45/0.57元),2022年EPS预测0.67元。公司是精锻齿轮行业龙头,产品技术领先,下游客户优质,受益电动化趋势单车配套价值量显著提升;短期成长虽受新冠疫情影响显著,但长期看全球市场份额提升趋势不改,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