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平安银行-000001-2020年1季报报告点评:业绩增长与拨备夯实兼顾,关注负债成本拐点-200421

《兴业证券-平安银行-000001-2020年1季报报告点评:业绩增长与拨备夯实兼顾,关注负债成本拐点-20042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兴业证券-平安银行-000001-2020年1季报报告点评:业绩增长与拨备夯实兼顾,关注负债成本拐点-200421(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平安银行4月20日晚公布2020年1季报。2020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9亿元,同比增长16.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5亿元,同比增长14.8%。
平安银行本季度营收/利润/息差/不良等核心指标均好于市场预期,利润增速14.8%,营收维持2位数增长,同时拨备安全垫亦进一步增厚。营收高增长的驱动因素主要来自于日均生息资产同比+14.9% (2019A+7.8%)、息差同比+7bps(2019A+27bps)、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同比+60%,成本收入比下降1.7个百分点至27.9%。一季度受宏观经济影响,手续费净收入增长放缓,同比增速回落至+1.3%。公司去年Q4在资产摆布上的提前布局及今年Q1的积极投放,明显提升了规模驱动能力,进而在较高的营收实现下,仍有余力同时兼顾利润实现和拨备进一步夯实。
一季度息差2.60同比走阔7bps环比微幅收窄2bps,其中负债端基本持平Q4,资产端仅小幅下行3bps。资产规模扩张加速,对公贷款进入快速释放周期。公司Q1资产规模环比增长4.9%,尽管不及19Q4增速,但较19Q1仍有明显提升。1季度规模增量1900+亿中,贷款贡献超过60%(+1210亿),债券配置有所增加,同业压缩。
资产质量进一步夯实。名义不良率持平于1.65%,对公大幅改善、零售波动,多口径逾期/不良继续下降,拨备覆盖率提升至200%。对公不良率从2.29%下行至1.81%,零售类的卡、汽融不良率较年初+66/33bps至2.32%和1.07%,主要受疫情影响导致,未来1-2个季度预计仍有继续波动的可能性,需继续观察。在不良认定标准继续趋严的同时,公司同时加大减值计提力度,拨贷比/拨备覆盖率提升至3.31%(+0.3pct)和200%(+17pct),风险抵补能力增强。我们维持前期观点,公司做实资产质量轻装上阵,有利于公司下一阶段的改革发展,后续信用成本主要观察不良波动能否得以有效控制以及公司拨备水平是否会进一步向行业中枢靠拢。
我们小幅调整公司2020年、2021年EPS至1.67元、1.92元,预计2020年底每股净资产为15.52元。以2020年4月20日收盘价计算,对应2020-2021年PE分别为7.8/6.8倍,对应2020年底的PB为0.84倍。公司在20Q1这一特殊阶段以经营数据自证过往3年对公出清彻底,且在目前环境下通过零售-对公转型/金融科技投入推动,经营较以往具备更多调整灵活性。未来公司业务摆布仍有优化空间,尤其是对公的资源配置有望联动地改善负债成本,预计财务、风险指标仍将持续改善。年内需重点关注对公转型成果兑现进度,以及零售业务资产质量波动的情况。我们认为随着转型推进,后续业绩弹性仍有提升潜力,维持对公司的审慎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资产质量超预期波动,转型推进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