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证券-通威股份-600438-硅料、电池成本具备优势,长期发展空间确定-200424

《天风证券-通威股份-600438-硅料、电池成本具备优势,长期发展空间确定-200424(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风证券-通威股份-600438-硅料、电池成本具备优势,长期发展空间确定-200424(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19年营收利润增长较快,2020Q1营收增长净利润有所减少
公司发布2019年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375.55亿元,同比增长36.39%;归母净利润26.35亿元,同比增长30.51%。公司同期发布一季报,营业收入78.25亿元,同比增长27.0%;归母净利润3.44亿元,同比减少29.79%。
硅料产能稳步扩张,成本具备竞争优势:公司已形成高纯晶硅产能8万吨,在建产能7.5万吨。在单晶料占比约90%的情况下,各项消耗指标及成本不断降低,在产的乐山一期和包头一期项目合计6万吨产能生产成本低于4万元/吨。在市场价格比2018年同期下降30%-40%的情况下,公司硅料毛利率达到24.45%。随着技术工艺的持续完善、产能规模的持续提升,公司成本水平有望进一步优化。乐山二期3.5万吨高纯晶硅项目、云南保山4万吨高纯晶硅项目预计将分别于2021年9月和11月底前竣工投产,预期未来公司硅料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高。
电池盈利能力减弱,看好需求回暖后的盈利能力修复:公司已形成20GW电池产能,位列全球首位,2020年上半年眉山一期将建成投产,眉山后续项目和成都金堂项目也将根据市场情况推进,预计2020年底产能将达到30-40GW。根据CPIA数据,2019年行业平均非硅成本约0.31元/W,公司非硅成本为0.2-0.25元/W,仅为行业平均水平的60%-80%,成本优势明显。2020Q1电池价格持续降低,4月18日公司再次下调电池价格,以公司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处于微利,盈利能力减弱,二三线企业电池开工率普遍下调,但公司盈利能力仍然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市场份额预计将进一步扩大。随着海外疫情逐渐好转,欧美国家逐渐谋求复工复产,考虑到国内光伏并网节点,以及下半年海外光伏项目逐步复工,我们预期Q2或Q3公司电池盈利能力得到修复。
拟定增募资不超60亿元,保证电池顺利扩产:公司发布公告,拟定增募集资金总额不超60亿元,20亿元用于年产7.5GW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智能工厂项目(眉山二期),22亿元用于年产7.5GW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智能互联工厂项目(金堂一期),18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公司定增成功后将为电池扩产提供有力资金保障。
盈利预测:原先预期2020-2021年的净利润分别为39.50、48.29亿元,考虑新冠疫情影响,现调整为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26.80、37.42、50.26亿元,对应2020-2022年的EPS分别为0.63、0.87、1.17元,对应PE分别为21.26、15.23、11.3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疫情未能有效控制;公司扩产不及预期;电池价格持续下降;硅料价格长期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