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捷佳伟创-300724-19年业绩增长25%,盈利能力承压-200425

《华泰证券-捷佳伟创-300724-19年业绩增长25%,盈利能力承压-200425(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捷佳伟创-300724-19年业绩增长25%,盈利能力承压-200425(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19年业绩增长25%,盈利能力承压,有待新设备放量
公司发布2019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5.27亿元/yoy+69.3%,归母净利3.82亿元/yoy+24.7%,扣非净利3.52亿元/yoy+24.9%。收入好于预期,得益于订单规模增长与交付能力提升。利润略低于预期,低毛利订单削弱公司盈利能力。技术进步孕育设备中长期需求,公司抢占先机。预计20-22年EPS为1.50/1.81/2.21元,PE为36/30/25x。维持“增持”评级。
订单规模增长,新工业园投产提升交付能力
在手订单快速增长,2019年末存货/预收款分别为33.4/22.0亿元,较年初分别上升60%/47%,发出商品为28.3亿元,较年初上升57%。公司坪山新工业园于年初开始投产,有效解决大型设备的交付瓶颈,以PECVD为主的半导体掺杂沉积光伏设备收入同比增长106%,主要产品库存量大幅下降,2017-19年分别为356/175/83台。
盈利能力下降,降价趋势压制短期回升空间
2018-19年光伏电池设备行业竞争更趋激烈,部分竞争对手采取价格战策略,公司主要产品的价格也呈现下降趋势,毛利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其中,半导体掺杂沉积光伏设备毛利率为28.3%/-10.1 pct,湿法工艺光伏设备毛利率为41.7%/+2.4 pct,自动化设备毛利率为36.2%/-6.0 pct。受海外疫情影响,下游光伏电池及组件需求持续低迷,部分电池厂商大幅调降产品价格。我们预计,公司2020年毛利率仍将面临一定压力,有待技术迭代后相关新设备的逐步放量提升产品附加值。
产业集中度提升,技术进步孕育设备中长期需求
光伏行业“马太效应”显现,电池龙头厂商凭借较高开工率和盈利水平,保持持续研发和装备投入,竞争优势与市场份额提升,2019年电池产量CR5达到37.9%,同比+8.4 pct。各环节技术创新不断,M12大硅片打破产业技术均衡态势,加速平价上网;PERC+、TOPCon、HJT等高效电池生产技术研发陆续取得进展,有望带动未来2-3年电池设备新需求。公司增强研发能力,抢占新技术相关设备先机,2019年研发投入1.23亿元,据年报披露,TOPCon钝化设备已工艺验证、HJT设备处于国产化进程中。
疫情或将影响订单交付进度,维持“增持”评级
考虑到疫情影响,部分订单可能出现推迟交付或验收,导致2020年经营业绩的不确定性上升。基于审慎原则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为4.83/5.82/7.10亿元(20-21年分别下调19.3%/24.2%),EPS为1.50/1.81/2.21元,对应PE为36/30/25x。可比公司2020年PE均值为28x(前值为18.9x)。给予公司2020年37-40x PE,对应目标价55.68-60.19元(前值37.42-41.16元),行业整体估值提升,公司抢占新技术设备先机,有望享受更高估值溢价,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增加不确定性;光伏行业景气度大幅下滑;新技术产业化进度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大小非股东减持造成股价短期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