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证券-军工行业周报:卫星互联网首次被纳入新基建范畴,有望打开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空间-200425

《中航证券-军工行业周报:卫星互联网首次被纳入新基建范畴,有望打开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空间-200425(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航证券-军工行业周报:卫星互联网首次被纳入新基建范畴,有望打开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空间-200425(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周行情:
中证军工龙头指数(+0.19%),行业(申万)排名5/28;
上证综指(-1.06%),深证成指(-0.99%),创业板指(-0.84%);
涨幅前五:长城军工(+26.63%)、皖通科技(+23.50%)、雷科防务(+21.00%)、宏大爆破(+19.52%)、中国软件(+15.05%);
跌幅前五:*ST东科(-14.09%)、台海核电(-10.20%)、大立科技(-8.71%)、海特高新(-8.27%)、万泽股份( -7.79%)。
重要事件
4月20日,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型基础设施的范围,卫星互联网作为信息基础设施之一被纳入“新基建”范围。
4月21日,高德红外公告,公司收到《某型号产品中标通知书》,中标产品为非制冷型红外热像装备类新定型型号产品。
4月21日,星网宇达公告,公司近日收到与客户签订的某型军用无人机订货合同,合同金额为0.73亿元,签订合同后4个月内全部交货。
4月22日,中国船舶集团与卡塔尔石油公司联合签署“中国船舶―卡塔尔石油液化天然气(LNG)船建造项目”协议,所涉订单总金额超过200亿元人民币,是中国船企迄今承接的金额最大的造船出口订单。
4月23日,航锦科技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长沙韶光自主研发的某航空装备用特种芯片收到某公司的采购订单,订单金额0.23亿元。
4月23日,久之洋公告,公司近日收到某型红外设备的中标通知书,中标金额2.40亿元。
4月23日,海兰信公告,公司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亿元,用于年产智能船舶系统370件套及智能感知系统360件套项目、海洋先进传感器综合智能作业平台项目、智慧海洋技术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补充营运资金。
4月23日,泰豪科技公告,公司拟向中核新兴产业基金、航发基金、军民融合基金及国改基金、泰豪集团等五名特定对象,以非公开发行股票方式募资13.00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
投资建议
一、多家军工上市公司一季度归母净利润预减,军用航空和红外增长稳健
截止2020年4月24日,已有74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一季度业绩预告/快报(详情可见附表),披露率达到58.27%。74家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预测下限及上限中位数分别为-52.50%及-27.32%,而去年同期军工行业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中位数为8.26%。27家一季度归母净利润预增的上市公司中,不考虑并表因素影响导致业绩大幅增长的上市公司,高德红外(同比增长1909.71%至2579.62%)、大立科技(同比增长753.38%至1052.06%)、中航电子(同比增长299.97%)、新研股份(同比增长70.14%至80.10%)、航发控制(同比增长35.99%)、华伍股份(同比增长30.00%至60.00%)、北摩高科(同比增长10.69%至15.61%)、中航电测(同比增长10.25%)、中简科技(同比增长10.00%至25.00%)、爱乐达(同比增长8.00%至15.00%)及光威复材(同比增长0.00%至10.00%)等多数红外产业及航空产业链相关的上市公司实现了一季度归母净利润预增。
二、卫星互联网被纳入新基建范围,有望拉开我国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新篇章
本周,国家发改委在4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首次明确了新型基础设施的范围,其中卫星互联网被首次纳入新基建范围。卫星互联网是一种卫星通信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产物,是信息网络构建从平面到立体的重要拓展,主要由利用卫星星座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为主的卫星系统构成。当前,空间轨道资源及空间频谱资源已经成为全球商业航天竞争激烈领域,截至2020年4月22日,美国的SpaceX公司已经发射了超过420颗“星链”低轨宽带卫星。我们认为,国家此次将卫星互联网首次纳入新基建,代表我国有望在十四五期间加大对卫星互联网络相关空间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卫星互联网或将成为继“十三五”阶段的高分专项、北斗三号导航系统等航天工程收官后,“十四五”阶段除探月、空间站建设、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外的另一个航天产业重要发展方向,同时也将对我国商业航天应用市场发展将起到正向促进作用。
三、需求强劲,军工行业优势尤为凸显
国内“抗疫”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同海外军工企业和国内其他行业相比,我国军工行业相对优势尤为凸显:
①我国军工行业的需求主要在国内;
②国内军工乃是刚需,需求端不会受疫情影响出现下滑;
③军工订单的生产和交付多集中于后半年,一季度停工停产影响不大;
④军改进入中后期,军品订单有望获得恢复性和补偿性增长,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军工行业却是高度景气向上,同其余行业相比,愈加具有比较优势。
⑤目前十大军工集团已经正式复工复产,疫情虽然给生产任务以及供应链带来了困难与挑战,但我们认为军工供应链韧性足、弹性大、抗风险能力强,原因如下:
1)国防开支保持中高速增长,是稳定国防供应的物质基础;
2)武器装备需求在,则供应在,需求旺盛,则供应稳定;
3)对外依存度不高,基本自给自足;
4)供应双流水、多流水,全国分散但区域集中。
军工行业估值处于历史底部,核心资产显著低估。国防军工行业PE、PB均处于14年来较低分位。截至2020年4月24日,国防军工PE为57.00倍,处于2014年以来估值区间的8.38%分位;国防军工PB为2.53倍,处于2014年以来估值区间的29.76%分位。国防军工与创业板指、计算机和电子PE比值分别位于5.78%分位、4.03%分位和13.26%分位。
四、建议重点关注四个方向:
1、民机国产化进程有望提速,抢占全球市场。
截至去年底,国产民机C919获得订单上千架,ARJ21订单也超过600架,但是,它们均采用“主制造商-供应商”研制模式,其中,航空发动机、机载设备以及机身材料等依赖进口,这种模式无法避免埋下过度依赖国外的隐患。
此外,截至2019年10月底,空客320系列飞机和波音737系列飞机未交付订单合计10766架,波音737MAX系列已经停产,目前“AB两寡头”的订单需要消化十年以上。恰好留给了国产民机一定的窗口期,所以,我们判断:
①国家将继续加大对民机产业的扶持力度,不会重蹈“运10”的悲剧;
②中国商飞、航空工业和中国航发将形成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推动民机产业快速发展;
③支持和鼓励优秀的民营企业参与相关研发并进行技术转化,培育全套民机配套产业链;
④将有更多的股权投资基金被引导至民机产业,推动产业链升级。
2、军用航空装备维持高度景气。
我国空军先进装备的系统性发展已经引起了关注,现役装备升级为“以第三代装备为主,第四代装备为辅”的格局,空中攻防作战能力得到全面增强,整个航空装备产业正在进入了黄金发展阶段。例如,以中航飞机、中航沈飞、沈阳黎明为代表,可反映出我国军机产业的行业状况和增速。
2012-2018年,中航飞机和中航沈飞的总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14.70%和82.79%,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13.58%和10.58%;沈阳黎明是我国重要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2014-2018年总营业收入增长39.51%,年均复合增速为8.68%。军机重点型号将逐步量产,在研型号也将不断定型列装,将迎来航空装备的黄金十年,以主机厂为代表的航空产业链将维持高度景气。
此外,航空工业集团持续推进国有资本公司投资公司试点改革,股权激励、资产重组等资本运作,例如:①中航飞机推行重大资产置换;②中航机电和中航电子剥离低效资产;③中航光电、中航沈飞推行股权激励;④中航光电、中航电测和中航机电持续回购股票;⑤中航高科转让非主业子公司和中航三鑫股权转让突出瘦身健体、聚焦主业;⑥航空工业集团拟直接持有中航高科股权,进一步减少管理层级,提升管理效能。一系列举动为相关上市公司带来实质性利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3、航天装备整体将迎来高光时刻,相关上市公司业绩有望实现增长。
2020年,我国航天产业中的北斗三号导航系统建设、高分专项工程以及探月工程项目将迎来收官,而火星探测计划、登月计划、空间站建设及北斗三号导航应用展开等诸多航天产业新的重大项目也即将开展。我们认为,我国航天产业未来将进入一个国家队与商业航天齐头并进的快速发展期,航天产业市场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具体包括:
①航天武器装备方面,在全军大力推行实战化训练和武器装备建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导弹作为消耗性武器,未来的采购需求或将快速提升,也将较快兑现至导弹产业链相关上市公司。
②航天工程装备方面,伴随北斗、高分、探月项目等重大工程的即将收官,天问一号火星探测、空间站建设等项目的即将开展以及卫星互联网首次被纳入新基建或将带来的空间基础设施新需求,依靠该类项目订单驱动的航天工程装备产业链上的相关上市公司业绩有望兑现。
③民营商业航天进入密集期,星际荣耀预计至2020年末将完成双曲线一号遥二至遥六运载火箭5次发射任务,蓝箭航天则计划2020年发射世界首枚装配液氧甲烷发动机的火箭“朱雀二号”,零壹空间2020年将会有2-3次火箭的发射计划。我国航天产业市场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
4、自主可控是中长期投资主线。
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自主可控的逻辑虽短期难以完全兑现至业绩,但国内巨大的市场使其存在消化高估值的潜力。目前,我国军工自主可控的重点发展集中在我国短板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上游基础领域和下游关键系统。
①上游基础领域重在“可控”,由“不能”到“能”:由于起步晚、起点低,在基础研究、电子芯片、材料等基础领域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许多产品仍然依赖进口,主要包括以高端芯片为首的电子元器件、碳纤维、高端合金等高性能金属材料以及基础软件等。
②下游关键系统重在“自主”,由“无”到“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国之重器”,一旦被卡脖子后果严重,如航空领域的大飞机、北斗系统以及我国一直重点发展的航空发动机等。
五、建议关注方向及个股
1、军机等航空装备产业链:
①战斗机等主机厂
②各细分领域民参军领先企业,新兴装备(机载悬挂/发射装置类)、航新科技(航空维修保障)、威海广泰(空港、消防、无人机三项业务全面好转)、爱乐达(航空零部件精密加工,订单持续增长)、安达维尔(航空机载电子设备维修)
2、航天领域:天银机电、中国卫星、航天电子、天奥电子(卫星产业链下游应用市场将保持快速拓展)
3、信息化+自主可控:
①亚光科技(军工电子微波组件)
②四创电子、国睿科技(雷达领先企业,背靠电科核心院所)
③振华科技(军工电子领先企业,低效资产出表,不断聚焦主业,利润率大幅提高)
六、风险提示
军改进度、订单释放进度低于预期,疫情持续时间存在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