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周报: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利好磷酸铁锂及商用车-200426

《光大证券-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周报: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利好磷酸铁锂及商用车-200426(3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周报: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利好磷酸铁锂及商用车-200426(34页).pdf(3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一周复盘
本周电力设备及新能源(中信一级)下跌1.90%,落后大盘0.80个百分点。电力设备子板块中,电气设备下跌1.95%,风电下跌0.06%,光伏下跌2.91%。此外,新能源车(中证)下跌2.44%,落后大盘1.34个百分点。
◆投资观点
◆电动车及锂电: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利好磷酸铁锂渗透率提升和商用车电动化;关注4月特斯拉电池日(可能因疫情推迟,持续跟踪);新基建中,充电桩、5G基站储能磷酸铁锂需求将提升。
4月23日,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发布,整体符合预期。补贴延长至2022年底,并且20/21/22年补贴比上年分别退坡10%/20%/30%,有利于平滑新能源汽车需求波动,缓解动力电池产业链的降本压力,对冲疫情对行业的负面影响。
(1)政策对能量密度等技术指标不作调整,仅提高纯电动乘用车续驶里程门槛;两方面共振,利好磷酸铁锂渗透率提升。我们认为,在CTP或刀片技术推广的情况下,续航尚可、成本具有明显优势的磷酸铁锂需求及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另外,除换电车型外,补贴前售价需在30万元以下,特斯拉或在过渡期后主动降价。
(2)政策鼓励to B&G的细分市场,利好商用车电动化进程。政策明确,2020年公交、出租及环卫等运营类领域的电动车补贴不退坡,因此,新能源客车、专用车等商用车将受益。
受疫情影响,虽然3月份欧洲电动车销量仍然正增长,但4月份电动车销售开始出现了比较显著的下滑;股价方面,同样受到疫情影响,近期电动车板块出现明显调整,沪深股通持股数量明显减少;但客观来讲,电动车全球化处于起步阶段,疫情导致需求后移,但不会消失,故电动车及锂电行业长期投资逻辑不变;二季度市场风格一方面在于基建逆周期调节,另一方面在于扩大消费提升内需,同时,新能源车补贴政策推动的行业结构性机会已经显现,此外,特斯拉电池日也非常值得跟踪。
新基建中,(1)5G基站建设有望释放对磷酸铁锂需求。中国移动发布2020磷酸铁锂电池采购招标,计划6.102亿Ah不超过25.08亿元;此外,中国移动披露2020年5G基站建设目标30万个。另外,中国铁塔去年也大量采购磷酸铁锂电池。我们认为,磷酸铁锂在储能方面需求量会进一步提升。
(2)充电桩:4月14日,国家电网启动新一轮充电桩建设,计划安排充电桩建设投资27亿元,新增充电桩7.8万个。截止2020年1月底全国已建成公共充电桩53.1万台,私人充电桩71.2万台,车桩比约为3.5:1,依然远低于规划(1:1),作为新基建中重要的一环,其产业链的投资机会亦需要重点关注。
重点关注:锂电标的:宁德时代、德方纳米、恩捷股份、璞泰来、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充电桩标的:特瑞德、科士达、中恒电气、森源电气。
◆电力设备及工控:特高压建设进入加速推进阶段,市场已反映新基建预期,后续参与需关注:1)策略角度,资金向逆周期基建领域流入强度;2)市场仍对特高压业绩持续兑现能力有分歧,建议持续跟踪,把握预期差。
我们从“特高压投资总额、建设进度――中标情况、市场格局――相关公司业绩增厚”角度,进行自上而下的分析。我们认为,当前市场已经反应了新基建的阶段性预期;接下来,一方面,从策略角度,要时刻关注我国逆周期调节政策力度和配置资金向基建领域的流入强度,这是市场主题炒作的关键;另一方面,目前市场依然对特高压建设相关公司业绩持续兑现能力存在分歧,我们认为,特高压业绩兑现高峰将在21年出现,如果本次特高压项目能够持续2-3年,价值型投资机会将出现,建议持续跟踪项目推进进度、设备销售情况,盈利水平需要持续关注20年Q2、Q3季报,把握预期差。
此前,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召开会议,提出要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新基建”板块。一个月的时间,从提出新基建到加快落实新基建体现了政策重心深化,即从控制疫情和恢复生产,到有效扩大内需、弥补疫情影响下外需的不足,也体现了中央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而采取积极对冲措施的决心。
特高压领域关注标的:国电南瑞、许继电气、平高电气、中国西电等。
◆光伏:目前行业处于左侧,阶段性反弹反应了市场对于3季度光伏市场转好的预期,但需要明确的是在疫情没有完全明朗的情况下,反弹不意味着反转;当前价格大幅下跌也会引发供给端的出清;接下来我们建议重点关注:海外疫情好转、价格下降趋势渐缓的信号,而后才可能出现:疫情推迟的需求、降价释放的需求、逆周期提前的需求,三者共振引发的光伏下一轮行情。
3月组件出口规模7.49GW,环比增长164.6%,出口业绩也出现大幅回升,主要由于国内疫情的影响,二月份出口的积压和海外市场的囤货现象也造成了3月组件出口量回涨的情况。但我们参照海外包括欧洲电动车3月、4月的销量情况,并考虑光伏产业链在4月份开始降价,基本可以推断:光伏4月海外需求数据大概率较差;我们认为,直到整个2季度,我国的光伏组件出口应整体较弱;核心变量还是海外疫情情况。
我们前期基于“海外2季度光伏需求受损,3季度开始转好”的关键假设进行推断,认为疫情对2020年全球光伏需求负面影响应该在20-25GW。在疫情导致需求减少的情况下,产业链价格持续加速跌势,电池片及硅片环节体现的较为明显,大多数类别产品月降幅已经超过10%甚至到15%。
一季度光伏龙头企业业绩基本未受影响:主要由于一季度国内需求处于传统淡季,国内疫情影响供给,但海外需求旺盛,所以疫情未显著影响量、价,而二季度情况则发生反转,国内疫情好转供给释放,但海外需求开始受影响。当前股价已经下跌,阶段性反映2季度负面情况,但对价格因素导致的二季度的业绩受损程度的判断依然存在分歧,同时对疫情的延续时间或波及范围依然存在不确定。因此,短期的反弹并不能形成反转趋势,还是需要进一步关注海外疫情好转、价格下降趋势渐缓的信号。
光伏投资主线:
1. HJT技术,异质结电池片技术具有投资收益,可以先供给高端市场;2-3年后设备国产化、规模化后,再不断向下渗透。GW级产能的落地非常关键,也是从主题投资到价值投资标志性事件;目前看,设备国产化降价的进度在竞争产品开始价格战的情况下,有望高于预期。
重点关注:山煤国际、捷佳伟创、东方日升。
2.国内供应商格局愈发集中,强者恒强:隆基股份、通威股份、中环股份,这些具有成本优势及产品适应力的行业龙头,在价格下跌的过程中,销售量基本不会出现问题,反而会通过价格要素,加快市场进一步出清。
重点关注:隆基股份、福斯特、通威股份、中环股份。
3.特斯拉后续BIPV产业链热度也需要重点关注。
建议关注:亚玛顿。
◆燃料电池:新能源车补贴政策方向落地:以奖代补,推动氢能应用示范区快速发展,目的是推动氢能利用燃料电池应用同步发展;补贴技术关键环节,目的是提高产业的核心能力。我们认为,重点地区的示范项目会快速推动,同时在商用车领域应用也将加快。
截至2019年底,我国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超过6500辆,建成加氢站超过50座,形成初创企业400多家,社会资本投入燃料电池汽车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目前,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面临一些问题,主要是: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缺失,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强;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消费端的补贴政策对推动产业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局限性日益显现。
针对产业存在的问题,将当前对燃料电池汽车的购置补贴政策,调整为选择一部分城市围绕燃料电池汽车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攻关,开展燃料电池产业化示范应用,形成布局合理、各有侧重、协同推进的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模式。示范为期4年,示范期间中央财政将按照结果导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示范城市给予奖励,支持地方组织企业开展新技术研发攻关和产业化、人才引进和团队建设以及新技术在燃料电池汽车上的示范应用等。
我们认为:补贴方向明确后,需要重点关注结构性机会:抓住核心零部件、系统制造商投资机会,以及关注重点示范区的加氢站建设及燃料电池车销售提升。理性看待行业发展,预计2020年燃料电池车会维持增长,销售量4000-5000辆
重点关注标的:电堆系统:汉缆股份、腾龙股份、雄韬股份;核心压缩机:雪人股份;区域应用示范:美锦能源、潍柴动力;
◆风电:2020年风电竞价项目延迟6个月并网申请被驳回,重点关注2020年增量项目国补分配份额、2到4季度风电项目赶工,以及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
目前,风电企业陆续复工,疫情影响逐步随国内情况好转而修复,目前看一季度延迟开工,一季报都会受些许影响,目前行业估值比较低,主要基于成长性消退的问题;风电相关专家、企业申请此前申请2020年风电竞价项目延迟6个月并网,但被驳回。我们认为,接下来持续跟踪2020年增量项目国补分配份额情况,并持续跟踪2-4季度性的赶工、项目落地。
2020年3月25日,伍德麦肯兹(Wood Mackenzie)发布最新研究报告――《全球风电市场展望:2020年第一季度》:将2020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预测下调至73GW,较上一季度预测下调3.8GW。其中,预计中国2020年装机29GW。未来仍需要重点关注全球疫情下上游国际供应链形势恶化程度,意大利、德国、厄瓜多尔等主要原材料和部件产地实行“封国封城”,或导致部分零部件供应紧张加剧,如巴沙木、聚氯乙烯等原材料以及主轴承、齿轮箱轴承、IGBT芯片等部件。亦可重点关注海外零部件供给受影响后,国内零部件生产企业的投资机会。
重点关注:运达股份、天顺风能、金风科技(A+H)。
◆风险提示:
疫情延续超出预期;新能源汽车销量、海外车企扩产不及预期;风光2020年政策下达进度不及预期;风机招标价格复苏低于预期、产业链原材料价格波动;国家电网投资、信息化建设低于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