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证券-机械行业周报:循基建,科技两主线,布局工程机械,轨交,半导体设备-200426

《安信证券-机械行业周报:循基建,科技两主线,布局工程机械,轨交,半导体设备-200426(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信证券-机械行业周报:循基建,科技两主线,布局工程机械,轨交,半导体设备-200426(22页).pdf(2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本周市场表现:本周机械行业指数下跌0.80%,同期沪深300下跌1.11%,机械行业同比跑赢大盘,在28个行业中排名第13。
本周我们覆盖的机械子行业中,工业制冷的涨幅较高,上涨0.96%,锂电设备、机械基础件、3C自动化的跌幅较大,分别下跌3.97%、3.21%、2.93%。我们重点覆盖的公司中,本周天通股份、华宏科技、克来机电、埃斯顿、艾迪精密涨幅居前,分别上涨8.22%、8.12%、7.53%、6.16%、3.96%;赢合科技、罗博特科、捷昌驱动、海油工程、永贵电器跌幅较大,分别下跌7.90%、6.43%、6.11%、5.82%、5.13%。
■核心观点:当前海外疫情仍在继续演绎,对我国制造业供应链及成品出口均造成一定程度影响。2019年,我国进口占GDP比重14.5%,出口占17.4%,其中设备制造业是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形势下,我们认为应注重确定性,防范疫情对于制造业的次生影响。
本周部分省市经济形势座谈会召开,强调做好“六保、六稳”,加快复工复产,扩大内需及有效投资。我们认为,新老基建仍是重要抓手,工程机械、轨交设备受益。半导体产业受疫情直接影响稍小,且科技安全仍是长期发展主线,建议继续关注半导体设备。
■投资主线:
主线一:工程机械主要品种持续涨价,行业格局供不应求。工程机械涨价潮持续,根据第一工程机械网信息,继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徐工、柳工、山东临工、山河智能等企业上调泵车、挖掘机、装载机等产品售价之后,山推等企业也调高了其产品相关售价,本次提价缓解了工程机械主机厂的成本压力,也体现了行业供不应求的竞争格局和不断提升的市场成熟度,行业供给端格局有望边际改善。根据财政部预算司的4月20日的新闻发布会,财政部近期拟再提前下达1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并力争5月底发行完毕,加上目前(截止4月26日)已发行的1.19万亿专项债,上半年专项债发行有望突破两万亿。专项债的加码积极带动了社会资本扩大有效投资,基建投资有望边际提升。目前,下游项目大型项目开工已经基本恢复,基建投资传导链已经疏通,工程机械板块有望直接受益,继续推荐工程机械龙头三一重工、徐工机械、中联重科、恒立液压、艾迪精密、建设机械、浙江鼎力。
主线二:新基建投资利好轨交,轨交装备有望保持景气度。本周,国铁集团对国铁上海局基建投资计划做出调整,全年投资预计900亿元以上,其中上半年计划完成350亿元左右,比原投资计划增加50多亿元,建设任务持续维持高位,今年计划开通新线里程逾1000公里。在宏观经济下行承压的背景下,逆周期基建投资或成国家拉动经济增长的选择,此外,城际高铁和轨道交通作为国家新基建重点领域有望加速建设,铁路投资有望继续保持景气态势。截止今年1-2月国家发改委已批复铁路项目1206亿元,同比去年提升近30%。由于车辆购置对应基建投资存在4-5年时间滞后,我们预期2018年以来轨交投建加码将有望刺激近几年车辆装备购置需求,轨交装备龙头有望持续受益。此外,在地方政府专项债保障下,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城轨建设有望持续加码,截至2020年3月31日,全国各地发行新增专项债券1.08万亿元,占提前下达额度的84%,发行规模同比增长63%,预计约提前2.5个月完成既定发行任务。展望2020年,我们统计城轨新建里程有望继续保增长,城轨车辆装备将步入招标高峰。重点推荐中国中车、中国通号、神州高铁,建议关注交控科技、康尼机电、中铁工业等。
主线三:全球半导体销量有所回暖,提振设备服务需求。2020年2月全球半导体的销售额为345亿美元,同比增长4.99%,其中中国地区销售额增长5.41%,半导体销量回暖趋势明显。头部晶圆厂受疫情影响较小,资本开支未受明显的影响,台积电继续维持2020年150-160美元的目标资本开支,中芯国际资本开支不降反增,由22亿美元上升至31亿美元。下游资本开支改善带来半导体设备需求回暖,2月北美半导体设备制造商销售额为23.7亿美元,同比增长26.8%。并且,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在主流晶圆厂不断突破,国产替代速度有所加快。三月以来,除年初以来一直招投标的长江存储,华力、华虹、合肥晶合等企业也已开启招投标,以中微公司为代表的国产厂家中标多个订单,国产化进程持续加快。以华力微电子、长江储存为例,华力微电子的CMP设备、剥离设备、废气处理设备均接近或超过20%的国产化率;长江储存的退火、氧化、清洗、刻蚀等设备的国产化率已经超过20%。伴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国内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国产半导体设备厂商正逐步进入业绩释放期。重点推荐晶盛机电、苏试试验和中微公司。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下降,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