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创证券-畜禽养殖行业生猪期货研究系列报告一:生猪期货交易终获批,料集中度快速提升、猪价波幅或收窄-200427

《华创证券-畜禽养殖行业生猪期货研究系列报告一:生猪期货交易终获批,料集中度快速提升、猪价波幅或收窄-200427(2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创证券-畜禽养殖行业生猪期货研究系列报告一:生猪期货交易终获批,料集中度快速提升、猪价波幅或收窄-200427(21页).pdf(2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美国生猪产业规模化历经3个阶段,猪价波动性仍较为明显。美国生猪产业的发展历程可以按照其规模化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①起步期(1960-1980):主要特点为,生猪养殖场数量在1970年之前已经历大规模锐减,1970-1980年小型养殖场数量缓慢下行;②加速期(1980-2000):大规模养殖场迅速扩张,养殖场运营方式逐渐从繁育一体化转变为分场养殖;③成熟期(2000至今):规模化进程虽减速,但新技术运用不断提升养殖效率。复盘21世纪美国经历的这几轮猪周期可以发现,养殖规模化程度的提升并未消除周期,猪价波动性仍然较为明显。
美国生猪期货发展历经3个时期。①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为初步发育时期。1966年CME推出活猪期货合约,实物交割,最小交易单位为3万磅,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生猪产业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套利的需求,促进了美国生猪产业的快速发展;②20世纪80至90年代为市场震荡期,生猪养殖规模化水平大幅提高,交易流程和定价方式等均发生变化,但生猪期货市场未能及时匹配,导致交易量震荡下降;③20世纪末至今为平稳发展期,1996年瘦肉猪期货代替此前的活猪期货,合约标的由活猪改为瘦肉猪胴体,并在1997年由实物交割调整为现金交割。
CME瘦肉猪期货市场参与度广,美国生猪期现货联动性强。CME瘦肉猪期货合约规模为4万磅,约为154头生猪的重量,基于瘦肉猪价格指数采用现金交割方式,同时交割日和价格波动限制更为灵活。据CTFC统计,CME生猪期货市场的参与者主要包括商业头寸、非商业头寸、非报告头寸。2019年在CME瘦肉猪期货多头头寸中,商业头寸、非商业头寸以及非报告头寸持仓数量占比分别为38.59%、53.46%和10.65%;而在空头头寸中,商业头寸、非商业头寸以及非报告头寸的持仓数量占比分别为44.64%、43.49%和11.88%,因此美国瘦肉猪期货市场参与度广泛。随着瘦肉猪期货的推出及不断完善,大量生猪产业链从业主体愿意把CME瘦肉猪期货价格作为现货远期定价的依据,从而帮助养猪场提前锁定养殖利润,也使得其与下游加工商之间的交易更加灵活便捷,美国生猪期现货价格呈现出较强的关联性,生猪期货市场较为有效地承担了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的作用。
中国生猪养殖业集中度加速提升。受技术、人才、资金和政策等因素影响,养殖门槛不断提高,规模化企业逐步替代中小养殖户,2007-2017年仅有年出栏量5万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数量持续攀升,年复合增长率23.3%。自2018年8月我国爆发首例非瘟以来,我国生猪养殖行业遭受重创,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最高降幅达到39.8%。主流上市猪企种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恢复情况明显优于行业:①2019年三季末至2020年一季末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牧原股份由90万头上升至170万头,新希望由15万头上升至50万头,正邦科技由35万头上升至60万头,中粮肉食由10万头上升至13万头,仅温氏股份没有明显变化。②从生产性生物资产出发,2019年末上市猪企同比基本实现正增长。此外,年出栏5000头以上规模猪场的能繁母猪存栏量恢复也快于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我们认为,在非瘟疫情长期存在的大背景下,普通养殖户将逐步丧失竞争力,规模养殖场尤其是大型集团公司集中度有望加速提升,普通养殖户在种猪资源、资金支持、生物安全防控等方面将持续处于劣势。
生猪期货交易获批,料规模化快速提升、猪价波幅或收窄。2020年4月24日,中国证监会正式批准大连商品交易所开展生猪期货交易。我国生猪养殖业规模化程度不断提升,且大型养殖企业生猪品种全部为瘦肉型猪,统一仔猪供应、统一饲料、统一兽药、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出栏的“五统一”决定出栏生猪标准化程度较高,出肉率、瘦肉率等屠宰技术指标也较为统一。此外,我国生猪贸易模式成熟,流通方式以活体为主,生猪价格完全由供求决定。这些因素均为生猪期货上市奠定基础。我们判断,随着生猪期货的上市,养殖规模化或将继续提升,猪价波幅或收窄。
风险提示:疫情;生猪期货推出进度慢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