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恒生电子-600570-提效控费效果显著,业务条线重构强化长期竞争力-200427

《平安证券-恒生电子-600570-提效控费效果显著,业务条线重构强化长期竞争力-200427(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证券-恒生电子-600570-提效控费效果显著,业务条线重构强化长期竞争力-200427(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投资要点
事项:
公司公布2019年报。全年实现营收38.72亿元,同比增长18.66%;归母净利润14.16亿元,同比增长119.39%;扣非后8.90亿元,同比增长72.54%。EPS为1.76元。拟每10股派现5.3元,送红股3股。
平安观点:
经营稳健,提效控费效果显著:公司全年营收增长18.66%,增势可谓良好,表明经营状况稳健。尽管收入端增速低于我们的预期,但提效控费效果显著,人员规模仅微幅增长3.3%,销售/管理/研发三项主要费用的增速均显著低于收入,相应期间费用率大幅下降近7ppt,从而扣非归母净利润大增72.54%。此外,得益于资产相关的投资性增值收益大幅增加,归母净利润增长近120%,显著高于扣非利润增速。公司经营性现金流状况正常,14.27%的增速与营收基本匹配。综合而言,公司在稳健经营的前提下,通过控费提效显著提升了盈利能力。
顺应行业发展趋势,重构业务条线:除各项业务稳步推进外,2019年公司的另一项工作要点是将业务条线按“6纵6横”进行重构,并据此调整组织架构。其中,“6纵”指大零售业务(财富管理、经纪业务)、大资管业务(资产管理、机构服务)、交易所与监管科技、银行与产业金融6大纵向业务领域;“6横”指技术中台、数据中台、业务中台三大中台以及数据服务、基础设施、生态服务三大服务,构成6大横向基础服务领域。上述调整主要针对IT系统微服务化、在线化的趋势所作出,应可加强公司的客户服务能力及长期发展能力。
重构后,公司传统业务重新划分为大零售IT业务(原财富业务及剔除机构柜台的经纪业务)、大资管IT业务(原资管业务及机构柜台业务)、银行与产业IT业务(原银行业务以及交易所业务中的产业与供应链金融业务)、数据风险与基础设施业务(数据中台业务、内控合规业务、交易所业务中的金融基础设施及地方交易所业务)四大类。根据新的业务统计口径,2019年银行与产业IT业务增长最快,增速为27.53%,其余3类传统业务及创新业务的收入增速均大体维持在16%~18%的区间。
2020全年乐观,长期前景看好:对于2020年,我们预计来自新三板改革、科创板业务发展、银行理财子设立、公募基金投顾试点、MOM产品推出、股指期权扩容、资管新规相关改造等方面的需求将继续释放,资本市场改革相关需求呈现多点开花的局面,且金融上云、区块链落地、智能投研推广等方面有望显著提速,创新业务或出现显著进展。而且,资本市场开放正在促使支付能力更强的外资机构加速入华,这将为恒生带来新客户,扩大业务拓展空间,利好长期扩张。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结合公司财报、经营计划以及对行业趋势的判断,我们对2020-2022年盈利预测进行调整,预计营收分别为46.62、56.82、69.56亿元,三年均保持略高于20%的增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44、15.52、19.26亿元,同比增长-12.1%(19年非经常性的投资类收益形成高基数)、24.8%、24.1%;EPS为1.55(-0.05)、1.93(-0.08)、2.40(新增)元,对应4月24日收盘价(94.71元)的P/E为61.1x、49.0x、39.5x。我们对公司2020年的成长表现持乐观态度,更加看好长期配置价值,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金融机构IT预算不及预期。金融机构IT投入对应公司订单来源,若客户IT预算增长疲弱,将拖累公司业绩,尤其新冠疫情对经济和资本市场形成冲击,该风险有所加大。
2)金融科技发展与普及受阻:金融科技仍属新事物,技术仍未成熟,且其应用可显著改变金融风险的特征,如其技术发展和应用普及受阻,将阻碍公司相应业务的开展。
3)金融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金融行业受监管政策的影响要远大于多数行业,如金融监管过于严厉,将限制产品服务创新及相应业务开展,在需求端抑制相应IT业务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