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期货-商品策略专题报告:化工品区域价差与进口压力分析-200427

上传日期:2020-04-27 17:10:09 / 研报作者:刘高超许俐 / 分享者:1005690
研报附件
中信期货-商品策略专题报告:化工品区域价差与进口压力分析-200427.pdf
大小:803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期货-商品策略专题报告:化工品区域价差与进口压力分析-200427

中信期货-商品策略专题报告:化工品区域价差与进口压力分析-200427
文本预览:

《中信期货-商品策略专题报告:化工品区域价差与进口压力分析-200427(1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期货-商品策略专题报告:化工品区域价差与进口压力分析-200427(12页).pdf(1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目前,新冠疫情在不同国家发展情况不同,中国疫情拐点最早出现,随着开工逐步恢复,化工品及其终端产品需求也将好转;而海外疫情仍处于高位,在拐点出现前,化工品及其终端产品的需求仍维持低迷。因此,需求的区域性差异将令中国成为价格的相对“高地”,吸引海外过剩供应的流入。
  从消费结构看,疫情之下耐用品、消费品(如汽车、家电、纺织服装)需求弱于生活用品需求。因此,前者相关较大的化工品苯乙烯、乙二醇、PTA的需求恢复压力仍存,而以后者为主要下游的PE、PP等的需求进入改善期。
  从进口格局看,苯乙烯、乙二醇、PE进口量占国内供应总量的比重相对较高,PP、甲醇、PVC占比相对偏低。
  从价差看,苯乙烯、PP、PE等区域价差呈现扩大,进口盈利窗口打开。仍若国内下游终端需求善带动化工品需求提升,叠加区域间价差的配合,这些化工品进口压力将增加,对其国内价格形成压力传导。
  操作思路:目前化工品走势的主要驱动在原油,供需面将逐步回归主导,区域间的价差带来的进口压力不能单一作为价格的驱动,需要结合成本和供需因素综合判断,若三个因素驱动方向同时偏空,则对价格的压力较大,存做空机会。
  例如,苯乙烯阶段性供需偏空,叠加内外价差扩大,苯乙烯下行压力仍较大,延续逢高沽空思路;乙二醇、PE、PP、PVC维持区间操作思路,价格回升时,进口压力或限制上行高度。
  风险提示:(利多)油价大幅上涨,下游需求改善显著,化工品库存快速去化;海外疫情缓解需求恢复,内外价差收窄。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