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证券-光迅科技-002281-经营稳中有进,技术创新取得突破-200429

《中泰证券-光迅科技-002281-经营稳中有进,技术创新取得突破-200429(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证券-光迅科技-002281-经营稳中有进,技术创新取得突破-200429(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发布2019年报,全年实现营收53.38亿元,同比增8.3%;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58亿元,同比增7.51%;发布一季报,期间实现营收7.33亿元,同比减39.8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553万元,由盈转亏。
公司全年经营总体稳中有进。在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动荡和风险点增多,全球产业链持续受到外部冲击影响下,公司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2019年营收增长8.3%,Q4营收环比持续提升至14.42亿元,成为近年来最高水平;Q4综合毛利率24.84%,同样显著超出过往,带动全年毛利率站上21.2%的较高水平。全年销售费用同比增13.67%、管理费用同比增6.32%、研发费用同比增11.25%,财务费用同比增8.13%,资产减值损失由正转负,约9700万元,以上因素对业绩影响较为明显,共同使得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同比增7.51%到3.58亿元。2019年电信市场从外部冲击中逐步恢复,加之光器件行业竞争环境恶化,传输业务去年实现了11.31%的增长,改善明显;而数据与接入业务依然低迷,同比增长3.68%,整体上对营收增速形成了拖累。我们认为,公司在短期内在数通业务上还较难形成有力增长点,仍将以电信业务作为主要支撑,伴随5G建设推进,有望保持稳中有进态势。
一季度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业务正逐渐步入正轨。公司位于疫情中心武汉,Q1直接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拖累营收下滑39.81%,业绩由盈转亏。武汉在春节前封城,直到三月下旬开始逐步安排复工,意味着公司有效开工时间仅有一个月。目前公司积极推动,自产产能复工率已经较高。尽管外协产能仍在爬坡、上游供应链也因受到海外疫情影响存在压力,但疫情的边际影响一直在减弱,业务逐步走向正规可期。全年来看,在国内5G和IDC为首的新基建投入拉动下,在对湖北地区企业的政策支持下,公司业务有望较快完成恢复,全年将保持向上态势。
产业变革加剧,公司大力投入创新取得多项突破。2019全年公司研发投入4.39亿元,同比增长11.25%,营收占比达8.24%,处于较高水平;2020Q1研发费用率达到12.38%的历史高位。根据前期公告,公司面向5G和IDC的多款25Gb/s半导体激光器芯片取得阶段性进展,未来几年,100G及更高速光模块将在全球OC市场占比过半,其中25/28Gbps的EML和DFB芯片供应紧缺,公司有望凭借在原材料与芯片的核心技术持续享有竞争优势。公司面向5G前传、中回传应用的光收发模块实现型号全覆盖,5G产品在欧洲批量供应,在重点客户中位局一供,销售同比大幅增长,并获韩国重要订单,多款5G产品批量出货。面向IDC的400Gb/s光模块已完成样机开发,完成400G多模COB平台工艺建设,具备小批量交付能力,在北美片区也成功突破重点客户400G送样窗口。在行业结构扁平化、产业链横向碎片化,竞争边界模糊,竞争和合作并存的变局下,公司围绕核心方向积极创新,各项业务有望持续突破。
持续保持全球领先性,龙头价值将长期体现。根据Ovum,2019年光迅全球市场占比约8%,行业排名升至第三。在高度分散、竞争激烈的光器件市场,行业地位稳中有升实属不易。同时也应看到,旭创、海信和新易盛等一批同样具有制造优势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本土新锐正在崛起;Finisar被II-VI收购成为,Lumentum和Oclaro合并,Cisco收购Acacia,原有的巨头正在加快整合;华为、中兴、Intel和思科等系统商也在布局入场,未来竞争格局将更趋激烈。公司“十三五”战略聚焦发展光电子核心技术,已有产品涵盖传输、数通和接入的几乎全部品类,长期积累已形成强大的垂直一体化优势;同时将加大物联感知应用方面布局;与国家信息光电子中心和资本平台协作,深挖研发和运营效率。公司作为A股光芯片自主研发唯一龙头的价值将持续体现。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20到2022年将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4亿、5.09亿和6.15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63、0.75和0.91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运营商投资不达预期风险、光芯片开发进度不达预期风险、主流器件扩产能不达预期风险、竞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