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开证券-医药生物行业报告:【粤开医药5月谈】后疫情时期,关注政策面,回归长期基本面-200506

《粤开证券-医药生物行业报告:【粤开医药5月谈】后疫情时期,关注政策面,回归长期基本面-200506(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开证券-医药生物行业报告:【粤开医药5月谈】后疫情时期,关注政策面,回归长期基本面-200506(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粤开医药5月谈:后疫情时期,关注政策面,回归长期基本面
随着海外新冠每日新增病例数已达平台并开始逐渐下降,治愈人数逐渐上升抵消每日新增,医疗系统挤兑现象缓解,医药行业受新冠事件性驱动因素趋弱,5月进入后疫情时期。
截止4月30日,医药生物(SW)指数今年以来涨幅高居各行业次席(+14.3%),表现明显强于大市(沪深300 -4.49%),超额收益明显;PE(TTM)为41.7倍,估值修复到历史分位77.5%附近。医药生物细分七个子行业中,医疗器械子行业今年以来涨幅最大,涨幅38.84%,其次是生物制品和化学原料药,分别为26.81%和24.64%,而医疗服务、医药商业、化药和中药子行业跑输医药生物整体指数。医药各板块的分化,主要受Q1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不一所致;5月份进入后疫情时期,我们认为新冠疫情带来的短期情绪、需求扩张等影响边际减弱,应更加关注下半年的政策面和投资的长期逻辑,重新回归基本面。
我们预计下半年有几大事件和政策是确定性较高的:一是新一轮国家带量集采,这是医改长期国策,将有更多仿制药品种纳入集采范围;另外,部分高值耗材,还有针对如新冠病毒核酸和抗体检测试剂,不排除也会纳入国家或地方集采,湖北已经率先开展新冠检测试剂集中采购,包括华大基因、迈克生物、达安基因、明德生物、丽珠试剂和南京诺唯赞在内的6家新冠检测试剂生产企业拟中选;二是疫情后医疗新基建逐渐铺开,本次疫情一定程度暴露了我国医疗体系的短板,我国平均每10万人拥有ICU床位数3.2张,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加拿大每10万人拥有ICU床位13.5张,美国15张、德国24.6张),预期疫情过后,国家和各地方省市逐渐加大医疗补短板新基建。其三基于在没有特效药和疫苗上市前提下,海外新冠疫情控制大概率长尾走势,疫苗(国产替代,新冠疫苗研发)和血制品(供应趋紧)逻辑贯穿全年。
5月份,我们基于上面思路,更加兼顾估值与成长,主要推荐细分行业和标的:
1、寻找存政策影响预期差标的:政策执行是一个循序渐进过程,结合药企自身内部调节的韧性,可能存在一定预期差,推荐丽珠集团、华东医药和华大基因。
2、环ICU器械:重点推荐迈瑞医疗,公司是国内唯一环ICU医疗器械解决方案提供商,受益国内医疗新基建。
3、血制品&疫苗:国内浆站采浆复工复产,回归正常,但国外采浆极有可能让位防疫需求,血制品供应紧平衡打破,推荐龙头华兰生物和天坛生物。
疫苗关注13价肺炎疫苗的沃森生物,后疫情时代国产替代与接种率提升。
4月组合回顾和5月重点推荐
4月我们组合共推荐五只股票:迪安诊断、迈瑞医疗、华兰生物、天坛生物和沃森生物,最大月涨幅为沃森生物27.83%,最小涨幅为天坛生物-6.32%,平均涨幅6.56%;沃森生物、迪安诊断和华兰生物跑赢医药生物(SW)行业指数(+5.43%)。
5月份我们微调组合,聚焦器械与生物制品两条主线,同时兼顾具有政策预期差的行业和标的。推荐检测试剂、环ICU器械,优先推荐公司有华大基因、迈瑞医疗;欧美严厉管控带来国内部分医药产品供应链影响,重点疫苗&血制领域,重点推荐公司有华兰生物、天坛生物和沃森生物;政策预期差,经营改善明显的丽珠集团、华东医药。
4月市场回顾:月线四连涨,今年以来涨幅高居次席
4月份继续上涨5.43%(数据截止4月30日),排28个行业涨跌幅榜第10位,行业月线四连涨,今年以来累计上涨14.28%。细分子行业生物制品和医疗服务涨幅较大,4月涨幅分别为9.39%和9.30%,4月医药商业是唯一下跌子行业,跌幅为-0.34%。
2020年以来,医疗器械继续表现领先,涨幅继续扩大为38.84%,中药、化学制剂、医药商业和医疗服务年涨幅落后医药生物(SW)行业指数,中药子行业涨幅最小,为0.43%。
截止目前(4月30日),医药生物(SW)全行业PE(TTM)约41.8倍,PB(LF)3.83倍。从十年长周期历史估值来看,医药行业PE、PB估值都处于波动区间中位数附近。
风险提示
医药政策风险;降价超预期;系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