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证券-蓝思科技-300433-业绩亮眼,持续深化外观结构ODM蓝图-200507

《民生证券-蓝思科技-300433-业绩亮眼,持续深化外观结构ODM蓝图-200507(2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生证券-蓝思科技-300433-业绩亮眼,持续深化外观结构ODM蓝图-200507(20页).pdf(2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业绩亮眼,订单充足、份额提升提供主要动力:
公司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实现营收69.50亿元,同比+44.60%,实现归母净利润8.83亿元,位于此前预告8.79亿元-8.84亿元的上限,超市场预期,较去年同期-0.97亿元改善显著。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15亿元,去年同期为-2.56亿元。业绩亮眼主要得益于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和汽车电子领域市占率提升、订单充足及垂直整合效果明显。公司发布2019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收302.58亿元,同比+9.16%,归母净利润24.69亿元,同比+287.56%,创历史新高,扣非归母净利润20.12亿元,同比+602.51%。全年毛利率25.21%,比2018年提高2.58pct,净利率8.03%,比2018年大幅度提高5.86pct。2019年公司核心产品产销两旺,包括瀑布式3D玻璃、磨砂质感一体式玻璃后盖、幻影效果玻璃后盖等均获得全球知名品牌客户的使用。在智能手机、智能穿戴式设备、平板电脑、笔记本等各业务板块均实现高质量增长,与包括特斯拉在内的众多高端新能源汽车厂商和国际高端传统汽车厂商合作进一步加深。
“前段材料+中段工艺+后段客户”全面布局深化外观结构ODM蓝图
规模效应、生产管理和客户资源是行业竞争核心,公司已实现从基础材料到中段工艺再到后段客户的全面深入布局,目前技术实力、规模生产能力已位于行业前列。基础材料端,公司已全面覆盖防护玻璃到外观新材料蓝宝石、陶瓷,技术行业领先。中段工艺端,广泛布局专利、自主开发核心设备。2015年公司获得专利数为230件,到2018年已达到1234件。公司专用设备自主研发,生产所用的大部分工装夹具、模具、辅材也多为自制,完美适配公司的生产线排布和工艺技术特点,关键设备的性能、效率和自动化程度、能耗等指标优于市场标准化设备。后段客户覆盖面广,客户资源优质。凭借优异的产品性能和技术优势,公司不断抢占市场份额,成功切入国内外知名消费电子和汽车等厂商的供应链,包括全球前五大智能手机品牌上苹果、三星、华为、OPPO、VIVO、小米等,全球新能源汽车领航者特斯拉等汽车电子客户,及其他消费电子客户如LG、亚马逊、微软等,客户资源优质。
汽车智能化加速发展,公司已深度布局
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趋势明显,汽车电子化产品需求爆发。随着汽车电子化程度不断加深,车载显示屏将朝大屏、多屏方向快速发展。公司深度布局,2018年公司启动蓝思湘潭生产基地建设,面向汽车厂商提供中控屏、外观装饰件以及其他部件。凭借在消费电子行业长期积累的技术实力和良好口碑,公司已经和多家知名汽车品牌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包括特斯拉等全球高端新能源汽车厂商。目前,公司已经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知名品牌厂商供应链的核心一级供应商,具备稳定、长期、大批量提供车载电子设备完整组件、外观结构件完整组件的能力。
龙头享受5G去金属化大趋势
5G时代考虑到信号干扰和无线充电,玻璃、陶瓷等非金属材料迎来重大机遇,将逐步取代以铝合金为代表的金属外壳材料。智能手机端,iPhone前后盖板均采用玻璃,安卓旗舰机型的主流后盖板已从2.5D升级为3D,且未来3D有望向前盖板渗透。部分高端机型如华为P30 Pro等已采用更复杂的瀑布屏。瀑布屏侧面弯曲近90度,使触摸屏延伸到了手机侧面,进而取代了金属中框和功能按钮。此外,历代Apple watch材质也以陶瓷和玻璃为主。5G时代迎来去金属化,玻璃和陶瓷工艺技术难度随着产品升级逐渐加大,公司迎来重大机遇。
大手笔定增保障产能需求
公司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3亿股,不超过本次非公开发行前总公司股本的30%,募集金额不超过15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投资长沙园智能穿戴和触控功能面板建设项目、长沙园车载玻璃及大尺寸功能面板建设项目、长沙园3D触控功能面板和生产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工业互联网产业应用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各项目预计投资总额依次为15.1、45.3、63.3、21.0、20亿元,合计164.77亿元,分别拟使用募集资金12.8、42.5、53.8、20.9、20.0亿元,合计150亿元。项目达产后将有效保障公司成长产能需求。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1/22年收入为375、441、495亿元,归母净利润依次为36.67、45.69、55.00亿元,选取苹果产业链龙头公司立讯精密、鹏鼎控股和歌尔股份作为可比公司,可比公司2020年PE为32倍,蓝思为21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疫情持续加剧的风险、中美贸易摩擦、大客户技术变革不达预期、消费降级、下游需求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