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银行业投资观察:稳监管配合宽信用-200510

《中信证券-银行业投资观察:稳监管配合宽信用-200510(1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银行业投资观察:稳监管配合宽信用-200510(11页).pdf(1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从此次两项征求意见稿较市场预期的“一紧一松”看,今年银保监政策重点在两个方面:一是短期在宽信用背景下对部分存在空转可能的领域优先“补短板”,二是中长期制度完善和引导高质量发展为主。
事项:5月8日和9日,银保监会分别就《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和《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本期投资观察聚焦上述文件并展望近期金融监管趋势。
资金信托新规(征求意见稿):明确私募定位,强化非标监管。此次征求意见稿是资管新规框架下信托行业的配套细则,核心内容与资管新规相一致,但在资金募集形式与非标管控方面略严于市场预期,重点关注:
1)明确私募定位。要求“面向合格投资者以非公开方式募集,投资者人数不得超过二百人”。未来资金信托作为私募资管产品的定位明确,客群将锁定于符合合格投资者要求的高净值个人客户以及机构投资者;
2)设置非标比例。总量上,信托公司全部集合资金信托投向非标比重不超50%;集中度上,信托公司全部资金信托投向同一融资人的非标规模不超信托公司净资产的30%。中小信托公司过去依托单一客户非标“垒大户”模式或难以为继(根据披露2019年年报的信托公司数据看,净资产均值不足百亿);
3)严控资金池运作。秉承资管新规要求,严格实施期限匹配(“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终止日不得晚于封闭式资金信托的到期日”),同时严格禁止产品间交易,完全限制了“滚产品、接资产”的传统资金池模式。
总体来看,此次文件旨在引导资金信托回归私募资管产品定位,彻底封堵通道套利、资金池套利模式,信托财产保值增值料将成为信托公司未来的展业主线。
互联网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着眼长远发展,规范运营为主。此次征求意见稿是近年银行互联网贷款快速发展背景下的统领性监管文件。相较于此前市场预期的“属地放贷”、“集中度管控”等短期硬性要求,此次文件处理更注重审慎包容性,同时更加聚焦业务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体现在:
1)授信灵活性提升。相比于市场此前预期的30万元“一刀切”要求,此次征求意见稿要求为,消费贷款不超过20万元(期限不超一年),经营贷款授信额度及期限可根据银行风险管理能力进行灵活处理;
2)属地要求相对弱化。2019年,杭州等银保地方分局下发的联合贷款监管文件曾明确“属地放贷”要求。而此次征求意见稿要求为“审慎开展跨注册地辖区业务”,在风险可控基础上未来地方法人银行开展跨区业务仍有空间;
3)明确合作机构要求。准入过程中,明确关注合作机构的“资本充足水平、杠杆率、流动性水平、不良贷款率、贷款集中度及其变化”;联合贷款业务中,亦需“按照零售贷款总额或者贷款总额相应比例纳入限额管理”并“对单笔贷款出资比例实行区间管理”;
4)设置过渡期安排。2年过度期安排下,按照“新老划断”要求推进。
监管方向展望:稳监管配合宽信用。4月30日,银保监会法规部公布了2020年规章立法工作计划,上述两项文件均在“制定类”规章之列,后续《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理财业务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银行业保险业监管统计管理制度》等有望进一步落地。从此次两项文件较市场预期的“一紧一松”看,今年银保监政策重点在两方面:一是短期在宽信用背景下优先对部分存在空转可能的领域“补短板”,二是中长期制度完善和引导高质量发展为主(52号文《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方向)。
投资观点:低估值与预期差下的中期配置价值。稳监管与宽信用的金融政策组合下,银行业审慎展业与积极扩表相结合,全年盈利展望平稳、风险预期有望修复。当前极低估值水平下,继续看好中期维度银行股或有的绝对收益空间。投资组合推荐两条主线:1、阿尔法逻辑,即具备特色商业模式的银行,比如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常熟银行;2、贝塔逻辑,即受益行业风险预期修复的低估值高弹性品种,包括兴业银行、南京银行、光大银行、杭州银行等。H股重点关注工商银行H和邮储银行H。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增速大幅下行,银行资产质量超预期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