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2020年1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逆周期调节要“科学”,结构调控基调未变-200511

《东吴证券-2020年1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逆周期调节要“科学”,结构调控基调未变-200511(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吴证券-2020年1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逆周期调节要“科学”,结构调控基调未变-200511(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
2020年5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我们认为央行在《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面简称《报告》中对当前的经济、金融环境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通读全文我们分析认为《报告》传达了:与《2019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不同的是,央行提出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再提脱贫和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更加重视经济增长、就业等目标;“坚决不搞大水漫灌”的表述不再出现。首次提出保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并略高”,后续以更大的政策力度对冲疫情影响。
观点
重申房住不炒定位,全国方向大概率趋同。2020年第一季度,全国房价总体稳定,房地产贷款增速持续回落。受疫情影响,商品房销售和房地产开发投资有所下降,但3月以来随复工复产推进,逐步回升。《报告》延续房住不炒的定位,并提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的要求,称要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因城施策”的表述不再存在,证明中央进行整体把控的决心。
六稳之外提六保,就业成为重中之重。本次《报告》中“保就业”被多次强调。《报告》中提到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财政支出有所放缓,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是《报告》中提到今年全球经济衰退已成定局,国内经济面临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等多种挑战以及造成内需疲软、企业经营困难、就业压力加大等问题,对于下一个季度的居民就业预期指数为47.3%,环比下降4.6%,同比下降6.4%。针对这些压力,《报告》提出要发挥信贷政策的结构引导作用,扎实推进金融精准扶贫,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就业工作,确保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因此后续可能会创造更多措施来帮助完成就业目标。
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传导更为通畅,继续深化LPR改革。2018年至2020央行进行多次针对银行货币流动性、资本、利率的调控措施(包括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10次,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由2018年初的14.9%降至9.4%,LPR改革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效率明显提高。贷款利率的隐性下限已“完全被打破”,接下来央行会继续深化LPR改革。2019年第四季度的“坚决不搞大水漫灌”此次并未提到,但提到保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并略高,表示后期为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可能会有适度的货币增长措施,放水可能是后期政策发力的可能选项,也不排除继续降准降息的可能性。
金融风险实体经济风险叠加,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报告》提出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对全球经济造成供需双侧冲击,短期的衰退不可避免,且经过前一段时间全球大规模的降息潮和量化宽松政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宏观政策空间被进一步压缩,企业部门、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不断累积,各国实体经济亦遭受冲击,有可能导致叠加风险。专栏四中提到全球疫情未来走势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全球疫情持续时间及负面影响可能超预期,导致我国国际收支和跨境资金流动也存在不确定性。接下来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
下一阶段的政策主要思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根据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的阶段性变化,把握好政策力度、重点和节奏。加强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有序推进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变换,继续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
风险提示:疫情引起的经济下行风险;中美贸易摩擦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