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重大事项点评:“双碳”政策频出,推动行业发展-211028

《中信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重大事项点评:“双碳”政策频出,推动行业发展-211028(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重大事项点评:“双碳”政策频出,推动行业发展-211028(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国务院于2021年10月24日印发《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1+N”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明确碳达峰和碳中和发展路径,从而推动新能源、储能、电网及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政策文件,推动“双碳”目标实现。 相关文件规定了未来十年实现碳达峰的发展方向和节奏,“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取得明显进展,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新进展,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初步建立,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 政策文件阐述了工业、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等行业如何实现碳达峰,明确规定了各个电源的发展方向,包括煤电、新能源、水电和核电等,同时为了推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源发展,新型电力系统也将完善和构建。 我们预计,“十四五”期间风电和光伏的年均装机分别为50GW和79GW以上;“十五五”期间风电和光伏的年均装机分别为60GW和100GW以上。 可再生能源在未来十年将迈入新的跨越式发展阶段。 ▍政策文件明确要大力发展新能源。 相关文件提出,全面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加快建设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 加快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升级和特色应用,创新“光伏+”模式,推进光伏发电多元布局。 坚持陆海并重,推动风电协调快速发展,完善海上风电产业链,鼓励建设海上风电基地。 积极发展太阳能光热发电,推动建立光热发电与光伏发电、风电互补调节的风光热综合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 进一步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 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 其中,首次明确“2025年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 参考国家统计局数据,按照公共机构建筑+厂房年新增面积约5亿平米测算,我们预计将拉动光伏年新增装机规模约7GW左右。 工商业分布式光伏、户用光伏和BIPV是后续光伏市场中最具发展前景的细分市场。 ▍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是推动新能源发展的必要支撑。 文件提出,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大力提升电力系统综合调节能力,加快灵活调节电源建设,引导自备电厂、传统高载能工业负荷、工商业可中断负荷、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虚拟电厂等参与系统调节,建设智能电网,提升电网安全保障水平。 积极发展“新能源+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支持分布式新能源合理配置储能系统。 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 到2030年,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左右,省级电网基本具备5%以上的尖峰负荷响应能力。 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包含了特高压输电线路、储能的建设和电网数字化的发展等,而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也将推动清洁电力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 ▍风险因素: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新能源建设和电网建设不匹配。 ▍投资策略:“双碳”政策频出,顶层设计不断完善,持续强化对新能源项目支持力度,推动风光储和电网等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持续看好光伏、风电产业链优质龙头的长期增长空间,推荐隆基股份、金风科技、福斯特、锦浪科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