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泰国际-新股报告:开拓药业有限公司(9939.HK)-200512

《中泰国际-新股报告:开拓药业有限公司(9939.HK)-200512(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泰国际-新股报告:开拓药业有限公司(9939.HK)-200512(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公司简介
开拓药业是中国一家临床阶段新药开发商,共计5条在研药物管线,目前在中美等地开展多项I-III期临床试验,包括小分子第二代AR(雄激素受体)拮抗剂普克鲁胺(GT0918)、治疗雄激素性脱发及痤疮的AR拮抗剂福瑞他恩(KX-826)、血管生成抑制剂ALK-1全人源性单克隆抗体( GT90001 )、mTOR多激酶抑制剂迪拓赛替(GT0486)以及Hedgehog/SMO抑制剂(GT1708F)。公司自2009年成立以来完成多轮融资,累积融资金额约人民币7亿元,此外公司曾在2016年内地新三板挂牌,并于2018年6月退市。
中泰观点
核心药物普克鲁胺为潜在mCRPC同类最佳AR拮抗剂: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前列腺癌是一种诊断不足的疾病及中国增长最快的癌症之一,2014年至2018年新病例百分比增长率为10.4%,在中国十大癌症类型中排名第二。大多数接受雄激素剥夺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最终会在接受治疗后18-24个月内病情恶化并发展成CRPC,而绝大多数CRPC会发展成mCRPC。而AR拮抗剂已成为治疗前列腺癌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根据公司的临床研究数据显示,核心产品普克鲁胺安全性更优,鉴于其双重作用机制及化学性质可向下调节AR表达,普克鲁胺是用于治疗mCRPC的潜在同类最佳药物。此外普克鲁胺正在中国进行针对mCRPC的III期临床试验,在美国进行II期临床试验以及针对乳腺癌的临床试验。
经营业绩方面:2018及2019财年,净亏损分别为1.1亿元及2.3亿元;研发开支分别为0.9亿元、2.1亿元;截至2019年底公司的总资产中32.4%由无形资产组成,主要产生自在研药物的特许及从苏州开禧取得在研药物,分别包括2016年底获特许的GT1708F、2018年获特许的ALK-1(GT90001)、2018年自苏州开禧收购所得的福瑞他恩(KX-826),以及2019年获特许的c-Myc抑制剂。上述无形资产若发生减值,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估值方面:按全球公开发售后的3.7亿股本计算,公司市值为65.8-74.4亿港元,低于港股同业平均水平。由于公司尚未盈利,不适用PE估值法。此次稳价人是UBS,无相关往绩参考。而保荐人华泰金融19年4个项目,2涨2跌。公司引入4位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约1.2亿美金。考虑公司于18年新三板退市时市值约20亿元,而此次招股上市后市值约70亿元,估值较高。虽然公司所处的前列腺癌药物市场发展迅速,但行业竞争激烈,叠加近期如抗癌药醋酸阿比特龙片降价等负面因素。建议投资者可待公司上市后关注,综合上述我们给予其59分,评级为“不申购”。
风险提示:(1)市场竞争风险、(2)公司处于亏损中,收入尚不稳定、(3)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结果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