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证券-通信行业:制裁升级临时许可延期,美国的纠结和矛盾-200517

《太平洋证券-通信行业:制裁升级临时许可延期,美国的纠结和矛盾-200517(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平洋证券-通信行业:制裁升级临时许可延期,美国的纠结和矛盾-200517(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美国对华为的芯片禁令再次升级。5月15日,美国商务部下属的工业和安全局(BIS)宣布了一项“旨在保护美国国家安全的计划”,即“限制华为使用美国技术和软件在海外设计和制造半导体的能力”,以阻止华为绕过美国出口管制。
点评:
1.美国制裁持续升级,科技较量进入到短兵相接。
本次美国BIS发布的计划涵盖三个要点:
第一,华为和海思使用美国商务管制清单CCL(CommerceControl List)内的软件和技术所设计生产的产品,都将纳入管制。
第二,对于位处美国以外,但被列为美国商务管制清单中的生产设备,要为华为和海思生产代工前,都需要获得美国政府的许可证,这包含出口、再出口,跟转运给华为和海思。
第三,由于考虑到该措施会对于晶圆代工厂带来巨大的经济影响,因此给予120天的缓冲期来出货给华为,以降低该规定变更带来的冲击。
自2019年5月,美国将华为及其114家海外相关附属公司放入限制实体清单,限制其采购美国公司生产的相关产品,美国相关公司向华为出口产品需要取得美国政府许可证。但是华为仍旧可以使用美国相关软件和技术设计半导体产品。一年后,美国政府再一次加大对华为的限制力度,在全球范围内直接限制其采购使用美国软件和技术设计的半导体产品。按照之前的禁令内容,华为将无法从海外进口美国技术含量高于25%的产品,后来市场预期这一比例要下调到10%,但本次禁令等于将比例下调到0,是对华为打击的进一步升级,也是意图对中国科技产业发展的进一步扼杀。目前华为在芯片设计方面已基本实现国产替代或非美供应商切换,但是在制造端,仍高度依赖台积电,并且上游半导体设备、EDA软件仍被美国厂商垄断,因而成为美方重点施压方向。
2.美国强硬出牌,纠结中展示矛盾。
回顾一年来美国针对华为的制裁,自2019年5月15日以“国家安全威胁”为由将华为加入黑名单,其后已经连续五次发布为期90天的“临时通用许可”,推迟针对华为及其附属公司现有在美产品和服务所实施的交易禁令。本次美国商务部再度延长了原定于5月15日到期的华为临时许可证到8月13日,已经是第六次延期。根据路透社消息,美国商务部警告称,预计这将是最后一次延期。美国出牌看似强硬,但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味,极限施压是美国惯用的手段,只为在中美贸易谈判上争取更多筹码。这次虽然制裁,但是不是直接实施和完全禁止,而是相应公司提出申请,所以后续还有博弈空间。中美博弈,虽然美国率先发难,但中国并不是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状态。5月16日,外交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中国将坚决捍卫本国企业的合法权利,敦促美方立即停止对华为等中国公司的“不合理打压”。我们认为中方拥有很多可用的反制措施。由于海外疫情严重,美国很多企业还处在停工停产状态,美国失业率不断攀升。中国政府可能会对等反制高通、intel、苹果,博弈的时间空间都很大。
3.美国逆全球化行为自我矛盾,对自身损伤巨大。
美国的限制只能延缓我们的发展,半导体产业链的全球化不可逆。美国不可能封闭起来独立发展,中国半导体也需要全球合作。美国逆全球化的方法将会对自身带来巨大伤害。就通信行业而言,华为已经占据全球5G领先地位。据德国专利统计公司IPlytics发布的《5G标准专利声明的实情调查》报告显示,截止2020年1月1日,全球5G标准专利申请数量为21571件,其中华为以3147件,远超三星、LG、因特尔等厂商,位居第一。我们认为由于华为握有大量5G专利和核心技术,美国想要绕过华为发展先进5G并非易事。目前美国的网络建设相对落后,并且在5G建设中将中兴和华为排除在外,只能选择爱立信和诺基亚的设备,这样诺基亚和爱立信也在美国形成了更强的垄断,不利于美国运营商及其他企业发展的。
4.中国具备“内循环”发展5G的基础,通信行业未来将走出独立行情。
中国有全球最大单体通信市场,有主导的运营商和设备商,充足的“内循环”动力。而美国毫米波频段技术不是主流、产业链弱小、国内各州和国际市场都处于零散和小规模状态,放弃使用全球最先进的5G设备将在竞争中落于下风。我们认为通信行业,中国在技术水平+产业链完备+市场规模+推进力度+典型场景都处在全球领先,中国股市的5G板块在2020年将走出独立行情,华为产业链上的创新型公司会随同崛起,重点推荐华为产业链和能够突破技术短板的公司,FPGA紫光国微。
风险提示:中美贸易战进一步加剧;国产替代进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