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光大证券-《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点评:非常时期,区域补短板正当时-200518

上传日期:2020-05-18 16:36:53 / 研报作者:谢超李瑾 / 分享者:1005795
研报附件
光大证券-《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点评:非常时期,区域补短板正当时-200518.pdf
大小:581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光大证券-《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点评:非常时期,区域补短板正当时-200518

光大证券-《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点评:非常时期,区域补短板正当时-200518
文本预览:

《光大证券-《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点评:非常时期,区域补短板正当时-200518(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点评:非常时期,区域补短板正当时-200518(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
  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指导意见》),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对外开放、生态治理、重点领域改革等方面36条措施对西部大开发做了较全面的规划。
  点评:
  《指导意见》对于推动西部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扩大内需、缩小贫富差距、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有深远的意义。3月19日,《指导意见》已经由中央深改委员会审议通过,文件正式发布节奏符合预期。
  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开始实施,后续各个时期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在“五年计划”等政策文件中都有体现,例如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曾发布《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设定西部地区10年发展规划。此次《指导意见》又为西部大开发设定了未来15年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营商环境、开放环境、创新环境明显改善,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35年,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通达程度、人民生活水平与东部地区大体相当,努力实现不同类型地区互补发展、东西双向开放协同并进、民族边疆地区繁荣安全稳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西部大开发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深化对外开放、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相吻合,被赋予重要期许,我们认为主要意义在于:第一,推动西部开发有助于扩大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西部地区覆盖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占地面积大,截至2019年常住人口合计3.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7%,但除了重庆外,西部各省市人均GDP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开发空间较大,区域协同发展有望成为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点。
  第二,西部开发与“一带一路”战略推进相辅相成。一方面西部地区是构筑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接融汇的重要支撑区,地理位置特殊,与蒙古、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答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缅甸、老挝、越南等国家接壤,与东南亚多个国家隔海相望。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建设对西部省份经济发展也有带动作用,根据国家信息中心《“一带一路”大数据报告(2018)》,西部地区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占其总体对外贸易比重最高,达到48.1%。
  《指导意见》为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划定了路线图:
  第一,补短板、推动高质量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方面存在大量短板,将成为短期逆周期调节、稳定内需的最有效抓手,从各省市2020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加快推进。《指导意见》提出强化铁路、交通枢纽、物流、信息网络等建设,例如“强化资源能源开发地干线通道规划建设;加快川藏铁路、沿江高铁、渝昆高铁、西(宁)成(都)铁路等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加强航空口岸和枢纽建设,扩大枢纽机场航权,积极发展通用航空;进一步提高农村、边远地区信息网络覆盖水平”等。
  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包括油气、稀有金属等矿产资源、特色水果、畜牧资源等,为发展农牧业、工业、服务业创造了良好基础。对此,《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现代化生态牧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棉油糖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支持发展生态集约高效、用地规范的设施农业”、“加快高端、特色农机装备生产研发和推广应用;推动发展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智能+”产业,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依托风景名胜区、边境旅游试验区等,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健康养生等服务业,打造区域重要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专业服务业,加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等。
  第二,扩大对外开放。西部地区将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区域,建设水运、陆运等开放通道、构建开放平台的必要性提升。西部各地区对外开放功能各有侧重,“鼓励重庆、成都、西安等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提高昆明、南宁、乌鲁木齐、兰州、呼和浩特等省会(首府)城市面向毗邻国家的次区域合作支撑能力”。
  第三,加大环境治理、生态建设力度。西部地区生态脆弱,需要完善生态建设和水土保持,绿化生态环保产业亟需发展。对此《指导意见》提出“深入实施重点生态工程”、“稳步开展重点区域综合治理”、“加快推进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等方向。
  第四,深化要素市场化、深化科技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指导意见》提出“提高西部地区直接融资比例,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发行上市融资、再融资,通过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融资。西部贫困地区企业首次公开发行上市、新三板挂牌、发行债券、并购重组等适用绿色通道政策”,西部地区企业发展有望得到更大力度的融资支持。
  3月19日,《指导意见》已经由中央深改委员会审议通过,文件正式发布节奏符合预期,作为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抓手,西部大开发建设蓝图发布与我们判断的“数据弱、政策松”趋势一致。未来有望受益于西部地区建设的方向包括:1)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空间较大,而基础设施完善和产业发展也是吸引人口回流的基础,基建产业链相关的建筑建材、机械设备、交通运输等需求有望提升。2)西部对外开放程度有望逐步扩大,可关注区域内物流、交通枢纽。3)区域内特色产业有望迎来发展良机,如特色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能源及矿产资源加工、旅游业和商贸物流等。
  风险提示:疫情快速扩散;经济增速超预期下行;海外市场波动加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