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信证券(香港)-比亚迪股份-1211.HK-新能源车销量或将回升,盈利预期向好-200514

上传日期:2020-05-19 16:07:07 / 研报作者:韩卫东 / 分享者:1005686
研报附件
国信证券(香港)-比亚迪股份-1211.HK-新能源车销量或将回升,盈利预期向好-200514.pdf
大小:860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信证券(香港)-比亚迪股份-1211.HK-新能源车销量或将回升,盈利预期向好-200514

国信证券(香港)-比亚迪股份-1211.HK-新能源车销量或将回升,盈利预期向好-200514
文本预览:

《国信证券(香港)-比亚迪股份-1211.HK-新能源车销量或将回升,盈利预期向好-200514(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信证券(香港)-比亚迪股份-1211.HK-新能源车销量或将回升,盈利预期向好-200514(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销量情况,预计5月份新能源车销量能明显回升
  根据公司公告的数据,比亚迪股份4月份共销售汽车31809辆,同比下降15.9%,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2995辆,同比下滑45.9%,燃油汽车销量18814辆,同比增长36.1%。1-4月,公司汽车销量同比下滑40.1%,其中新能源车下滑63.8%,燃油车同比仅下滑0.6%。
  公司前四月新能源车销量表现欠佳,一方面是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另一方面,此前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尚不明确,公司保持“观望”也是可能原因之一。燃油车方面,公司前四月的表现则是远超行业整体水平。
  消费促进政策陆续出台,公司新能源车产销有望明显回升
  4月23日,财政部会同相关部门发布的《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原则上2020 -2022年补贴标准分别在上一年基础上退坡10%、20%、30%”。深圳于4月30日就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措施开始征求意见。具体措施包括放宽个人新能源小汽车增量指标申请条件,新购或置换新能源乘用车补贴2万或1万元/车。4月下旬,海南省出台促进汽车消费临时性措施,对于在省内购买新能源车每辆车综合奖励人民币1万元。
  我们认为随着4月下旬各项消费促进政策陆续出台,公司新能源车业务大概率将结束“观望”状态,后续产销量有望明显回升。从购车补贴角度看,今年国补退坡幅度较小,而去年统一取消的地方补贴则开始重现,而且海南、深圳、广州等重点地区单车补贴金额均达到1万或以上水平。我们认为今年新能源车平均单车补贴水平很可能将超过去年。
  重磅新车型比亚迪“汉”即将上市
  公司重磅旗舰轿车“汉”预计将于今年6月底正式上市。该车型定位于中高端,将会有纯电和插电混动两个版本。公司力求将“汉”打造成安全标杆与性能标杆。该车型搭载了公司新开发的“刀片电池”,具有高安全性、长续航、长寿命的特点。预计“汉”系列车型的上市,将有力带动公司新能源车的销量增长,此外对于强化公司在新能源车领域的领先地位有相当积极的作用。
  一季度顶住冲击,二季度业绩展望乐观
  公司2020年一季度收入录得196.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滑35.1%;股东应占净利润约1.13亿元,同比下滑约85%。公司一季度业绩大幅下滑,主因受疫情冲击,产销两端均受到明显不利影响。尽管一季度公司总体经营受到显著影响,但仍保持了盈利,体现出较强的抗风险以及自身调整应变能力。
  公司预计二季度经营状况将迅速好转,同时预计2020上半年股东应占净利将增长10-23.8%至16-18亿元。按此测算,公司2020年2季度盈利将达到15亿元或以上水平,这将是公司有史以来最高季度盈利。
  我们认为公司二季度相对乐观的业绩展望,最主要原因在于两方面:1、多项刺激政策之下,新能源车行业景气度大概率将显著回升,产销规模可能将明显扩大,盈利能力有望明显提升。2、旗下比亚迪电子的经营状况较为乐观,盈利贡献有望明显提升。
  盈利预测
  我们预测公司2020年股东应占净利润约29.7亿元人民币,较2019年将出现大幅增长。其中,我们预计新能源车业务盈利能力提升、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经营状况向好将是公司盈利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估值与投资评级
  比亚迪股份(01211.HK)港股2020年5月14日收盘价44.05元,对应PB约1.94倍。公司核心业务新能源车、手机部件及组装目前均呈现向好趋势,2020年盈利能力有望全面好转,动力电池未来亦有颇多看点,维持买入评级。
  (注:以上数据均来自于中国财政部、海南政府网、广州政府网、深圳政府网、上市公司公告、公司官网、汽车之家、Wind,国信证券(香港)研究部整理)
  风险提示
  国内车市恢复不及预期,新能源车市竞争恶化,电池业务拓展不顺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