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信证券-中国巨石-600176-多角度看中国巨石系列研究之一:如何看待中国巨石的成本优势-200520

上传日期:2020-05-20 11:44:43 / 研报作者:孙明新陈中亮 / 分享者:1002694
研报附件
中信证券-中国巨石-600176-多角度看中国巨石系列研究之一:如何看待中国巨石的成本优势-200520.pdf
大小:1174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信证券-中国巨石-600176-多角度看中国巨石系列研究之一:如何看待中国巨石的成本优势-200520

中信证券-中国巨石-600176-多角度看中国巨石系列研究之一:如何看待中国巨石的成本优势-200520
文本预览:

《中信证券-中国巨石-600176-多角度看中国巨石系列研究之一:如何看待中国巨石的成本优势-200520(1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中国巨石-600176-多角度看中国巨石系列研究之一:如何看待中国巨石的成本优势-200520(18页).pdf(1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
  此文是我们多角度看中国巨石系列研究的第一篇,从原材料、能源、物流和管理四方面来分析中国巨石的成本优势。其中,由于布局带来的原材料、物流优势,竞争对手难以复制;技术带来的成本优势沉淀在企业内部,与中小企业的差距也会越拉越大。因此未来看,公司α属性增强。
  供需失衡价格低迷,更加凸显成本优势。受制于2018年新增产能的快速增长,2019年汽车需求减弱,玻纤行业供需失衡,价格自2019年初起持续下探,企业盈利下行。在行业整体弱势的情况下,中国巨石相对竞争优势得以明显体现,盈利稳定性明显高于其他企业,得益于自身成本优势。
  原材料:规模优势+靠近原料资源。原材料成本占玻纤生产成本比重较大。中国巨石是全球龙头,具备规模优势,通过对原材料的集中采购可以降低采购价格。另一方面,我国玻纤原材料以叶腊石及石灰石为主,公司生产基地布局与我国叶腊石资源分布区域相匹配,具备原材料采购优势。同时,公司积极布局上游原料行业,磊石具备60万吨微粉生产能力,产业链打通进一步降低原材料成本。
  能源:采购价格低+技术优势降低能耗。公司成都基地天然气价格低,公司综合天然气采购成本明显低于泰山玻纤及长海股份。同时,公司平均窑炉规模最大,且具备技术优势,首创纯氧燃烧技术,提高利用率,有效降低能耗。
  物流:转变运输方式+合理布局生产基地。公司在运输方式上“弃路转水”,节约单位运输费用。玻纤制品需求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南地区,公司产能布局靠近华东市场,且能够通过沿海运输将产品运至华南及海外。同时,公司生产基地靠近原材料布局,也有利于节约原材料的运输成本。巨石当前在埃及布局20万吨产能,美国布局10万吨产能,海外布局一方面可以避开双反关税,另一方面利于贴近客户,“以外供外”节省运输费用。
  精细化管理:增节降。玻纤的生产流程长,生产壁垒也不仅仅体现在专利技术里,更体现在生产过程中。玻纤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将历史上的技术革新沉淀和内化为企业自身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延伸和创新,环环相扣,也是玻纤行业技术壁垒的体现。中国巨石具备20余年的经验积累,拥有成套自主研发技术,多个领域均为国内首创,具备综合竞争优势,在效率上,员工单位产出和创利上均高于行业对手。
  风险因素:行业需求下滑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贸易摩擦升级风险。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不考虑全球经济明显衰退的风险,玻纤行业周期属性已经明显弱化,若疫情带来全球经济大幅衰退,鉴于当前整体行业盈利不高,玻纤价格向下幅度有限,且公司成本较竞争对手更具优势。公司资产质量也持续提升,当前PB处于历史底部位置,较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更低。考虑到行业周期见底,公司有望迎来业绩拐点。我们维持对公司2020-2021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3.22/25.76亿元,对应EPS预测为0.66/0.74元,给予2020年20倍PE,对应目标价13元,维持“买入”评级。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