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期货-宏观点评:两会以及近期相关政策点评,一份现代化的宣言书-200525

《华泰期货-宏观点评:两会以及近期相关政策点评,一份现代化的宣言书-200525(39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期货-宏观点评:两会以及近期相关政策点评,一份现代化的宣言书-200525(39页).pdf(39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件
2020年5月21日-28日两会在新冠疫情后举行。李克强总理做了最简短的《政府工作报告》,首部《民法典》提请审议。4月以来,顶层对于经济政治形势的判断出现变化,出台了涉及“要素市场化”、“金融对外开放”、“金融支持大湾区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方面的文件。
点评
《政府工作报告》1维持目标不变“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对冲节奏有变。一方面报告未设置经济增长目标,强调就业优先;另一方面财政扩张增量低预期(1万亿特别国债+1.6万亿专项债),且更多以特殊转移支付至地方基层“保民生”,而非扩张。我们认为财政带动的信用扩张将低于预期,短期市场面临调整风险。对于风险资产,需要关注的是随着下半年风险事件落地“可完善”政策带来的提振。
《民法典》2的生效意味着公民权利的构筑,成为现代化的宣言书,带动人民币信用机制的创造。自欧美在疫情冲击下快速建立起“货币+财政”的扩张机制,西方世界的“去中国化”进程加速。这种去化从货币角度意味着“美元-人民币”机制面临重大转型,但人民币锚定资产缺乏有效的信用机制。微观上,随着《民法典》对公民权利边界的界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对于政府市场边界的界定,以及“政府工作报告”对于财政赤字化的否定,我们认为2020年将成为人民币信用和“影子美元”信用脱欧的元年,虽然短期带来信用机制转换的摩擦,但是长期对于人民币资产的信用扩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市场展望:守望风险资产的配置空间。经济形势来看,当前存量经济形态,2017年轮ICP4中国GDP居世界第一意味着中美之间冲突的长期性。而欧美在MMT理论下对于经济产业循环的再造意味着中国的外需将长期面临抑制,无论是“要素市场化”、“金融对外开放”还是“西部大开发”等都对应的是中国对于这种长期抑制的对冲,因而这一过程中对于市场的“β”空间有限(更多在核心资产“α”),大概率呈现震荡状态。短期内,随着两会缺乏强刺激的指引,以及外围无疫苗下重启经济带来的二次冲击风险加强,风险资产面临的调整压力也将增强,维持股指期货对冲头寸持有,关注调整带来的核心资产配置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