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建筑及水泥行业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点评:逆周期继续发力,上调基建增速预测至12%-200524

《中信证券-建筑及水泥行业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点评:逆周期继续发力,上调基建增速预测至12%-200524(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建筑及水泥行业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点评:逆周期继续发力,上调基建增速预测至12%-200524(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0年5月22日上午,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出炉,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回顾了2019年的重点工作,提出了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并部署了2020年政府工作任务。我们认为,政府工作报告着力“六保”“六稳”,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如期落地,我们将2020年基建投资增速预测由10.9%上调至12.3%,若考虑特别国债部分用于基建,预计基建增速可进一步提升至15%。继续推荐水泥、园林及建筑央企龙头,重视装配式建筑产业链投资机会。
2020年未设立全年经济增速目标,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着力“六稳”“六保”。政府工作报告未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较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同时亦强调保住就业民生、实现脱贫目标等工作均要有经济增长支撑。我们认为,未设立经济增长目标与稳增长并不矛盾;“保居民就业”位列“六保”之首,就业优先政策全面强化下,建筑作为第二大就业行业(2018年建筑业城镇就业2711万人,占城镇就业人口16%;外来务工就业5363万人,占外来务工就业人口19%),基建发力料亦将发挥稳就业关键作用。
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各项政策安排符合预期。1)赤字积极扩张,2020年目标财政赤字率3.6%以上(同比+0.8pct),财政赤字水平3.76万亿元(较去年+1万亿元);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以上2万亿元增量全部转移给地方,主要用于“六保”、减税降费、扩大消费和投资等。2)扩大有效投资,拟安排地方专项债3.75万亿元(较去年+1.6万亿元),并提高专项债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比例。3)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我们认为基建投资将继续发挥核心的逆周期作用:增加国家铁路建设资本金1000亿元,我们预计铁路投资在8000亿高位上稳中有升。4)转棚改为旧改,未提及棚改目标,明确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我们预计专项债流向棚改比例将明显减少,取而代之旧改将得到专项债一定支持。
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推动利率持续下行。相比去年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货币政策的手段更加灵活;引导M2/社融余额增速明显高于去年,预计2020年M2及社融余额增速料明显提升;此外工作报告提出“务必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推动利率持续下行”,我们认为,建筑作为负债扩张性行业,料将带来资金端边际宽松并降低基建行业融资成本,提升社会资本参与基建的空间。
逆周期调节有望加码,财政支持或加大,叠加货币传导机制疏通以及撬动比例提升,上调2020年基建投资增速预测至12.3%,若考虑抗疫特别国债或有部分用于重大基建投资,预计基建增速可进一步提升至15%。综合考虑专项债扩容及用于基建比例提升(规模提升1.6万亿至3.75万亿,比例升至50%共1.88万亿)、部分专项债作资本金的乘数效应(拉动总投资2.25万亿)、用于基建的国家预算内资金稳中有升(同比+3.5%)、以及撬动比例提升(回升0.1x至5.9x),我们上调2020年基建投资增速预测至12.3%(原预测为10.9%)。此外,抗疫特别国债或有部分用于重大基建投资(预计规模约5000亿),或将带动基建进一步回升(增速约15%)。
建筑:继续推荐低估值央企和园林估值业绩修复机会,重视装配式建筑产业链投资机会。
1)目前央企估值及机构持仓处于历史低位,降低融资成本以及稳基建的政策预计将为业绩增长提供稳定支撑;而央企或将通过分拆进入发展新阶段,我们建议加大板块配置。
2)受益再融资新规提出,园林民企的融资环境料一定程度改善;长期看,PPP订单占比下降而EPC占比提升,商业模式改善亦将带来报表改善,板块估值或迎修复和提升;同时随着资金压力缓解,订单料将正常推进,业绩亦将迎来拐点。3)装配式建筑持续高增(2019年增速45%),PC预制混凝土继续占主导,钢结构成为重要补充(占比分别为65%/30%);装配式渗透率不断提升,钢结构龙头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此外,我们认为装配式装修与装配式建筑契合度较高,考虑其标准化、易于大规模批量生产的优点,装配式装修有望成为行业新增长点,在行业技术体系建设上有话语权、且在产能上已有布局的龙头企业料将率先受益。
水泥:地产、基建等下游已全面复苏,Q2继续受益政策与赶工共振;全年盈利料保持稳健。受益基建、地产等下游全面复苏及积压需求集中释放,4月水泥产量同比+3.8%,创近六年来同期最高水平;同时地方政府陆续配合加大基建投资力度,我们继续维持Q2进入政策及赶工的共振期的判断。考虑需求已全面复苏,库存仍处较低水平,我们预计南部东部地区在雨水扰动下价格保持平稳,全国整体价格短期内料保持稳中有升态势。全年看预计全国整体需求将保持韧性;在供给端仍有较强控制力下,预计全年价格仍将保持高位区间,销量小幅增长,行业整体盈利保持稳健。
风险因素:疫情管控不及预期;信贷投放力度、财政政策结构性发力不及预期等。
投资策略。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出炉,着力“六保”“六稳”。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如期落地,我们上调2020年基建投资增速预测至12.3%,若考虑我们判断特别国债中约5,000亿元大概率将用于基建,预计基建增速可进一步提升至15%。建议把握以下主线:
1)水泥:a)推荐需求稳健,且在赶工潮下出货维持高位、库存偏低、价格率先回升的华东、华南区域,继续推荐海螺水泥、华润水泥控股,关注上峰水泥等;b)需求与基建相关性更高、价格仍有上升空间的部分北方(西北、京津冀等)区域,关注冀东水泥、西部水泥、祁连山、天山股份;c)关注受益湖北发展一揽子政策的华新水泥。
2)建筑:a)推荐在EPC项目上竞争力强、负债仍有扩张空间、现金流优质的园林民企,推荐东珠生态、绿茵生态,关注美尚生态等;b)推荐优质运营资产占比相对较高的低估值建筑央企,推荐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建筑;c)推荐在装配式装修领域有所布局的公装龙头金螳螂,关注亚厦股份、鸿路钢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