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证券-信号与噪声系列之一百七十一期: “压力周”的风险偏好不弱-200531

《华泰证券-信号与噪声系列之一百七十一期: “压力周”的风险偏好不弱-200531(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证券-信号与噪声系列之一百七十一期: “压力周”的风险偏好不弱-200531(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核心观点:“压力周”的风险偏好不弱,周内市场低点或为短期支撑位
在国内短端利率回升+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中美摩擦升级的“压力周”,整体A股市场却回暖,且多数行业指数取得了相对于沪深300的超额收益。我们认为宏观面的宽信用是当前A股的核心支撑、微观面的盈利改善是后续市场的核心驱动;美国疫情形势、政治形势、经济形势只够其在中美关系上“打嘴仗”,时间站在人民币资产这一边;人民币汇率大幅贬值之下,北向资金仍净流入,虽主要受被动资金影响,但依然反映全球流动性充裕之下,外资也选择与时间为友。“压力周”后开始逐步关注“趴在地板上”的大金融和央企改革,继续推荐可选消费制造、自主可控制造。
流动性:短端利率上升但信用利差收窄,反映市场风险偏好不弱
5月中下旬以来,国内货币政策进入“相对静默期”,“量”较平且“价”未降:5月15日缩量投放1000亿的MLF利率、5月20日的1年期和5年期LPR利率、5月26日至29日增量投放的6700亿7天期逆回购利率,相比前期均未下降。在此背景之下,5月最后一周银行间市场资金价格回升、债市期限利差收窄,资金面边际转紧。期限利差收窄背景之下,信用利差特别是相对信用利差仍收窄,反映虽然货币政策最宽松阶段或已过去,但资本市场风险偏好并未因此而明显波动,意味着宏观面的宽信用是当前市场的核心支撑,微观面的企业盈利改善是后续市场的核心驱动。
外部环境:美国内部冲突压力增大,“打嘴仗”未引起人民币资产波澜
5月最后一周,中美关系压力进一步升级,但未引起人民币资产的波澜。科技方面,5月25日美方将33家中国企业/科研单位列入“实体清单”;政治方面,5月27日蓬佩奥称香港已不满足独立关税区条件,将香港年度评估报告提交至国会审议。但自5月26日美国大规模反种族主义和警察暴力的抗议活动以来,特朗普政府深陷内部问题,即使5月27日专门召开针对中国问题的记者会,也未能引起人民币资产的波澜。从疫情形势(美国疫情防控压力仍大)、政治形势(美国内部冲突压力增大)、经济形势(中美利差持续走阔)三方面来看,当前形势只够美国在中美关系上“打嘴仗”。
改革政策:《央企股权激励指引》发布,A股市场获得重要支撑力
5月30日,国资委正式发布《央企股权激励指引》,直接明确和细化至落地实施环节,结合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已初步形成方案),我们认为此次《指引》强调的央企的市场化激励可能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股权激励是央企迈向市场化的关键一步,我们预计未来央企研发投入和资本开支的效率均有望提高,低PB的央企资产(A股权重)价值有望重估。对于A股,当前改革步伐呈现资本市场改革(创业板注册制等)与国企改革(央企股权激励等)齐头并进态势,我们认为随着改革措施的不断落地,未来风险偏好有望成为市场中期的重要支撑力。
资金面:人民币汇率与北上资金流背离,被动外资是主要原因
5月下旬以来,北上资金净流入与人民币汇率贬值并存,我们认为两者背离的主要原因在于外资被动资金:按生效日期,MSCI扩容节奏:2019.5.28(5-10%)、2019.8.27(10-15%)、2019.11.27(15-20%);富时罗素扩容节奏:2019.09.23 ( 5-15% )、2020.3.20 ( 15-17.5% )、2020.6.22(17.5-25%)。2019年以来,在扩容生效日前,北向资金均呈现持续净流入状态,与汇率波动相关性较小。当前来看,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并未改变外资持续看好国内权益市场的态势,我们预计富时罗素指数扩容(17.5-25%,6.22生效)有望为A股带来210-280亿元被动资金。
风险提示:逆全球化趋势加剧导致的中美贸易与科技摩擦升级;新兴市场国家的疫情超预期;欧美国家的疫情平台期较长,经济重启延后,外需恢复慢于、弱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