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银行业投资观察:短期关注相对收益-200531

《中信证券-银行业投资观察:短期关注相对收益-200531(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银行业投资观察:短期关注相对收益-200531(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经济的恢复利好银行风险预期的改善,而外部不确定性的增加或将加剧市场资金的博弈心态,银行股短期可能有相对收益。从中期视角来看,银行业景气料将低位运行,估值极低表明板块下行空间极为有限。
事项:本周五国务院李克强总理出席记者会,就货币和财政、稳就业、疫情防控等问题答记者问。稍早前中国人民银行易纲行长在“两会”期间就金融保市场主体等问题接受媒体采访。
货币总量预计将保持当前相对宽松的状态。李克强总理在记者会上提到在特殊时期要“放水养鱼”,而易纲行长在采访中也再次提到将确保流动性合理充裕。1)近期央行持续逆回购反映呵护流动性的意图,本周逆回购净投放6700亿(4月初以来首次单周净投放),以应对地方债供给增加及缴税缴款等因素造成的短期资金面紧张(尤其是隔夜/2周等短端利率走高导致利率倒挂);2)货币预计仍维持宽松主基调,央行或有意维持当前的流动性状态,后续若资金面再次波动或政策配合需要(如特别国债发行等财政政策需要货币政策配合),则有望动用降准、降息、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提供流动性,不过空间和节奏仍需综合考虑汇率等因素。
提高货币政策效能和精准性或是下阶段央行重点工作。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而易纲行长也提到将提高金融支持针对性和精准度,我们判断政策内涵在于既要对重点领域(如两新一重)加大支持,同时还要引导流动性向低信用等级实体(中小微、民企等)下沉。具体涉及到:1)宽松流动性是前提;2)金融改革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的通道和机制,包括对中小银行的资本补充支持和公司治理,督促银行加强小微金融服务,发挥融资性担保机构的风险分担等;3)专项政策工具或将发挥重要作用,如以重点企业和中小微为导向的再贷款再贴现、专项金融债以及普惠定向降准等。
上周银行股指数小幅跑赢大盘,源自周三、周四两个交易日的上涨,具体来看:
(1)银行股短期上涨或源自市场资金的博弈,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而国内工业企业财务指标改善,驱动市场资金流向金融及周期性板块,低估值且业绩稳定性较好的银行股亦受资金青睐,成交额占全市场比重最高升至2%(5月前三周平均1.33%)。股价表现看,两个交易日中常熟、杭州、南京、光大、宁波、浦发、招商等业绩优异或估值较低的银行涨幅居前。
(2)北上资金持续增配A股银行。1)北上资金是银行股短期上涨的重要驱动力,周三、周四银行股净买入占全部北上资金成交净买入的71%和46%,兴业、招商、平安、工行等净买入最多;2)北上资金持股比例持续上升,平均持股比例升至1.85%(较前周末高3BPs),其中邮储和渝农商上升最多。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增速大幅下行,银行资产质量超预期恶化。
投资观点:经济的恢复利好银行风险预期的改善,而外部不确定性的增加或将加剧市场资金的博弈心态,银行股短期可能有相对收益。从中期视角来看,银行业景气料将低位运行,估值极低表明板块下行空间极为有限,个股上两条配置主线:1)阿尔法逻辑,即具备特色商业模式的银行,近期回调后可积极配置,比如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常熟银行;2)贝塔逻辑,即受益行业风险预期修复的低估值高弹性品种,包括兴业银行、南京银行、光大银行、杭州银行等。H股重点关注工商银行(H)和邮储银行(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