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机械行业点评:政策倒逼光伏行业技术升级,电池设备商显著受益-200601

《平安证券-机械行业点评:政策倒逼光伏行业技术升级,电池设备商显著受益-20060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证券-机械行业点评:政策倒逼光伏行业技术升级,电池设备商显著受益-200601(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事项:
工信部发布《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0年本)》(征求意见稿),要求现有多晶硅电池和单晶硅(双面电池按正面效率计算)的平均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19%和22.5%;新建和改扩建企业的多晶硅电池和单晶硅电池(双面电池按正面效率计算)的平均光电转换效率分别不低于20%和23%。
平安观点:
现有光伏电池企业有望通过PERC+、TOPCon两条技术路线升级改造。2019年PERC单晶电池、TOPCon电池、异质结电池(HJT)平均转换效率分别为22.3%、22.7%、23.0%。根据《征求意见稿》要求,目前仅有部分领先的电池片企业转换效率超过22.5%,大部分企业现有产能均面临改扩建压力。对于改扩建而言,目前主要有PERC+(针对P型电池)、TOPCon(针对N型电池)两条技术路线选择。1)PERC+通过改进现有PERC产能,如采用选择性发射极、ALD镀背钝化膜、大硅片等技术补充提高转换效率,今年有望达到22.5%甚至是23%的目标;TOPCon通过使用N型硅片并在PERC产线上增添部分设备提高转换效率,今年有望达到23.3%的平均转换效率。我们认为,对现有产能而言,PERC+、TOPCon均是不错的选择,但TOPCon转换效率提升空间更高,有望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改扩建过程中新增的LPCVD设备订单有望攀升。
HJT电池有望成为新建电池的主流技术。针对光伏电池企业新建产能,主要以TOPCon和HJT为主。TOPCon电池可以在现有PERC产线上升级改造,也可以新建。其新建设备投资(约3亿元/GW)要远低于HJT电池(约8亿元/GW)然而,我们认为,随着HJT电池设备国产替代的加速,设备投资有望快速下降;同时HJT电池凭借更高的转换效率(2020年平均量产效率有望达到23.5%)、较少的工艺步骤(HJT仅有4步核心工艺,TOPCon制造工艺接近10步)、更好的双面发电率等优势,有望成为下一代主流电池。目前HJT国产设备商正加速实施国产替代,有望分享HJT电池扩产红利。
迈为股份、捷佳伟创对新型电池技术已有充分布局。目前迈为股份在HJT电池的PECVD、丝网印刷设备均有布局,并具备整线调试能力,正在合肥通威产线上调试,有望率先受益于HJT电池的大规模扩产;捷佳伟创布局了TOPCon电池新增的核心设备LPCVD,HJT电池的制绒清洗、PECVD、RPD和丝网印刷设备,有望充分享受本轮电池片企业改扩建和新建产能机会。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2020年的光伏电池片行业与2017年的锂电池行业类似:中低端产能过剩,高效产能不足,在政策和平价上网双重因素的驱动下,电池片企业面临“囚徒困境”,唯有实施改扩建和新建高效电池产能才能破局。设备企业将充分受益,目前光伏设备企业在手订单饱满,政策出台倒逼电池企业技术升级,高效电池设备订单有望激增,建议关注捷佳伟创、迈为股份等领先的设备供应商。
风险提示:(1)行业政策风险。全球光伏行业一直由政策推动发展。在平价上网尚未完全到来之际,政策变化对行业影响较大。(2)疫情加重导致需求下滑风险。光伏电池受宏观需求以及行业自身周期影响较大,如果全球新冠疫情形势加剧,下游需求显著下滑,设备企业订单将受到直接影响。(3)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光伏设备竞争企业较多,如果市场竞争加剧,将会带来盈利能力下滑风险。(4)新产品研发风险。光伏行业技术更迭迅速,每一轮技术变更,均有望带来新的设备需求,但如果相关公司未能跟紧技术变化,相关设备无法满足新型技术要求,业绩将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