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平安证券-美国对华关税调整:一个“痛定思痛”后的必然选择-211028

上传日期:2021-10-28 22:15:21 / 研报作者:钟正生 / 分享者:1001239
研报附件
平安证券-美国对华关税调整:一个“痛定思痛”后的必然选择-211028.pdf
大小:1359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平安证券-美国对华关税调整:一个“痛定思痛”后的必然选择-211028

平安证券-美国对华关税调整:一个“痛定思痛”后的必然选择-211028
文本预览:

《平安证券-美国对华关税调整:一个“痛定思痛”后的必然选择-211028(1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证券-美国对华关税调整:一个“痛定思痛”后的必然选择-211028(18页).pdf(1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今年四季度以来,美国通胀压力仍在加剧,与此同时,中美对话呈现积极动向,人民币汇率闻声走强。

我们认为,美国通胀问题演化下,美国政府内生地存在调整对华关税的诉求。

目前,通胀问题是美国经济的最大痛点,“胀”已成为“滞”的催化剂。

1)物价上涨抑制消费支出,通胀预期抑制消费信心;2)通胀压力抑制生产经营活动,制造业、中小企业受较大冲击;3)物价与工资螺旋,“工资粘性”短期抑制就业复苏;4)国内物价压力抑制出口、扩大贸易逆差。

供应链瓶颈在通胀演绎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今年9月以来,美国供应链瓶颈再升级,原材料产能恢复相对较慢,交通运输和仓储是最严重的堵点。

供应链瓶颈的成因:一是,持续强劲的终端商品需求,对供应链提出更高要求;二是,非美地区需求相对不足,导致美国港口空箱堆积、造成拥堵;三是,疫情担忧仍在影响制造业、交运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增长;四是,交运产能周期处于底部,使运力调整更加困难,且该问题或至少持续1-2年。

综合判断,美国供应链瓶颈或在未来1-2个季度内得到一定缓解,但彻底改善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特朗普时期加征的关税不仅增加了进口成本,也破坏了供应链的稳定性。

特朗普时期加征关税或有较大部分被美国消费者承担,预计抬升居民商品消费总成本0.5-1%。

更重要的是,受加征关税影响较大的产品,在疫后美国工业用品需求激增的情况下,也遭遇了更严重的供应链瓶颈问题。

深层次原因是,美国制造业回流的愿景,与后疫情时代美国经济的新特征出现矛盾。

此外,加征关税促使全球供应链重塑,引发贸易伙伴关税反制,亦造成更广泛的国际供应链压力。

我们判断,美国有较大可能通过放松关税豁免规则,下调部分关键产品税率(但全面下调和取消关税的可能性不大)。

上一轮关税豁免即将于年底到期,美国已宣布重启有关549项产品的关税豁免审查。

往后看:1)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定执行率有限,美国或缺乏全面下调关税的契机。

但其执行情况并非美国核心诉求,拜登政府的关税选择仍有台阶;2)考虑美国供应链压力,美国自中国进口的电子设备、机械设备、杂项产品和木制品等品类的关税下调概率较大;美国或有较强意愿就交通运输设备出口与中国进行磋商;3)考虑原材料供给与国际供应链压力,美国有望考虑放松232条款下针对钢铁和铝的关税限制。

风险提示:美国通胀超预期;美国供应链修复超预期;中美经贸关系复杂程度超预期等。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